通义千问可以生成PPT吗?
通义千问是阿里云自主研发的一款超大规模、多模态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它具备多模态理解与生成、多语言支持、长达3万Token的长上下文处理等,可用于文字创作与办公处理、编程辅助、翻译、数据可视化与智能推荐等场景。
通义千问内置生成PPT的AI智能体,因此毫无疑问,千问支持用AI大模型一键生成PPT,实测在通义千问生成PPT大纲的阶段,它生成的PPT大纲节点数较少,且未提供调整PPT大纲篇幅的选项,一次很难得到完全令人满意的大纲,对比专注于生成PPT的垂直AI工具,基于通义千问生成PPT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效率和便利性可能不如预期。
随着各种AI工具不断涌现,市面上也出现了集成通义千问模型的PPT生成AI工具,最具代表性的AI工具——本土团队推出的“博思AIPPT”,支持调用通义千问生成PPT大纲和正文内容,且配备调整PPT大纲和页面内容篇幅的选项,可生成不同页面数量的PPT,覆盖更多办公场景需求。

如何使用通义千问生成PPT?
PPT生成AI工具“博思AIPPT”是一款由AI驱动的PPT生成软件,支持AI智能生成PPT、导入Word/PDF/Markdown文件生成PPT、链接生成PPT,同时集成多款主流的AI大模型,包括通义千问turbo、通义千问QWQ Plus、豆包1.5 Lite、豆包1.5 Pro、DeepSeek R1等,可一键自由切换AI大模型,助你高效搞定职场PPT制作。
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使用博思AIPPT内置的通义千问模型快速生成PPT的步骤:
打开电脑浏览器,在浏览器打开博思AIPPT首页,如下图,点击“开始AI生成PPT”按钮,进入博思AI生成PPT的对话界面。

*一键生成PPT-博思AIPPT
博思AIPPT提供3种一键生成PPT方式——AI智能生成PPT、导入文件一键生成PPT、链接一键生成,下方默认为AI智能生成PPT,输入PPT主题或想让博思AI生成的PPT话题,博思AIPPT会自动返回相应的PPT大纲。
需要注意的是,在键入PPT主题的输入框下方,点击中间的“模型”选项,可自由切换博思AI生成PPT所使用的大模型,想基于通义千问生成PPT,可选择通义千问turbo(快速版)或通义千问QWQ Plus(旗舰版)。

通义千问
在输入框输入PPT主题,同时选定通义千问AI大模型后,按下回车键Enter,博思AIPPT内置的通义千问模型经过深度思考后,会在下方生成可视化的PPT大纲,按照“主题 – 目录 – 章节 – 内页”4个维度划分。
值得一提的是,得到PPT大纲后,博思AIPPT支持对大纲进行自由编辑,譬如增加或删除PPT大纲节点,或是调整节点内容。完成对PPT大纲的编辑后,可以点击PPT大纲底部的“挑选PPT模板主题”,打开博思AIPPT的模板库。

下图是博思AI的PPT模板库界面,右侧会展示内置的所有PPT模板库的缩略图,可从中选择一个符合PPT主题、使用场景的PPT模板。PPT模板库预置的模板数量超过300+,可点击上方的场景、风格、行业、色系按钮组合筛选,快速找到符合需求的PPT模板。

确定PPT模板后,接下来还可以选择PPT配图的来源,默认为主题配图,即从PPT模板预置的素材包插入图片作为页面配图,有自定义配图需求的朋友,可点击右侧的“AI配图”选项,输入AI提示词,让AI生成更契合内容的配图。
除了更改PPT插图来源,下方的“高级设置”模块,还提供了更多的自定义选项,如调整幻灯片内容的篇幅(简短/标准/丰富)、汇报对象、内容语气(专业/对话/技术/幽默/励志)、语言、目录页和章节页布局等,可配置的PPT选项多种多样,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得到更契合职场办公需求的PPT演示文稿。
完成后点击底部的“生成PPT”按钮,稍等进度条走完,就能看到博思AIPPT+通义千问模型生成的PPT演示文稿。

博思AIPPT在通义千问模型驱动下生成的PPT如下所示,将鼠标指针置于左侧的导航窗口,可自上而下查看所有页面,博思AIPPT不仅支持一键生成PPT,而且提供了功能全面的在线PPT编辑器。
点击博思AIPPT顶部工具栏展示的工具,如文本、表格、图表、图片、音视频、素材、形状、公式和思维导图,可在PPT页面上依次添加对应的内容元素。
另外,博思AIPPT支持再次调用AI优化PPT正文内容,包括重写文本、扩展文本、缩短文本、简化语言、翻译内容等,让最终生成的PPT演示文稿更加完美。

通义千问PPT下载到本地
使用博思AIPPT内置的通义千问模型生成的PPT,默认存储在云端,如果想要把PPT下载到本地,可以点击博思AIPPT右上角的“导出”按钮,在弹出的浮窗,选择PPTX格式,就能将云端的通义千问PPT下载到本地。

以上就是本次想和各位分享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如果你有其他疑问,或是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