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学习1

内容分享4小时前发布
0 0 0

1.前端3大件:

HTML结构  CSS 样式  JavaScript交互

2.什么是前端:

前端又名Web前端,用来给用户呈现一个一个的网页

3.什么是HTML页面?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超文本:文本 声音 图片 视频 表格 链接

    标记:由许许多多的标签组成 

HTML页面是运行到浏览器上面的

4.vscode环境的搭建:

(1)首先vscode,它是企业开发前端的时候非常常用的一个开发工具

(2)安装vscode,安装好了之后再安装一些插件:

       Auto Rename Tag

       view-in-browser

       Live Server

5.编写第1个HTML页面

    前提:记事本上编写代码,编写好之后ctrl+s保存,注意以.html为结尾保存该文件。将其打开后的这个页面,你会发现并没有标签(如下图1),只有字符串hello world,那么这样就不是一个标准的html页面:

前端学习1

图1

    效果:直接在浏览器上输出hello world

6.解释

前端学习1

图2

每个尖括号代表的是 html里的标签。括号里写的内容叫标签名。像<html>…</html>这种被称为是双标签,即:有开始有结束,例如:head title body html单标签:上图没有出现,后续再讲html页面是由许多标签组成,标签里面是有它的内容和属性,所有的标签都是以html为根标签为基准其中html是html文件的根标签其中head是用来编写页面相关的属性其中tltle代表  页面标题其中body代表  页面内容展示信息

你可以将上图内容看作为是一DOM树(如下图3),其中head可以被认为成是一个子标签(所有的标签都是可以被认为成是html的子标签)

前端学习1

图3

其中head和body是兄弟标签,head和title是父子标签(如上图2)

其中每一个标签相当于是一个对象,程序员可以通过代码拿到这些对象,拿到之后就可以对这些对象进行增删查改

7.当重新在记事本里写:

前端学习1

图4

再次打开.html结尾的文件,刷新后如下图5:

前端学习1

图5

你可以与图1作对比,相比之多了页面标题

8.VScode如何快速生成代码?

一般固定的框架是:

前端学习1

图6

那在VScode中,按住!+enter  就可直接生成

前端学习1

图7

解释:

第1行代表的意思是:指定当前的html版本为5(即 html5)第2行的lang代表language 语言,后跟en,这一行的作用是指定当前页面内容是英文的。这一行不是告诉人的,而是告诉浏览器、搜索引擎……页面内容主要语言为英语,以便于他们以合适的方式(如英语语音朗读、按英语语言规则来处理等)来处理页面。第4行代表:浏览器按照什么样的规则来进行解码文件,这里是按照UTF-8的规则进行解码文件,即:编码格式是UTF-8。(这里注意:UTF-8是一种编码格式,同时又包含了解码规则,它具有编码和解码的双向性)

如果我将原先的编码格式UTF-8(图8)改成ISO(图9),内容处写:这是内容   ,则结果如下图10一样出现的是乱码:

前端学习1

图8

前端学习1

图9

前端学习1

图10

出现乱码原因:因为这个文件是按照ISO来编写的,但是却又在第4行告诉电脑要它按照UTF-8来解码,则自然而然会出现问题

第5行代表移动端适配问题,因本人针对Web端学习的,所以这里不做过多讲解。

这里补充两点:

(1)Ctrl+Shift+r  代表的是刷新

(2)如果你使用!+enter键后并不能生成那一段内容,那说明你创建的这个文件的文件名不是以.html结尾,也就是该文件不是个html文件

9.html标签、标题

(1)注释标签

Ctrl+/  就会将所选中内容进行注释。

你保存之后,去页面看,发现注释的内容并没有显示出来,那就说明注释成功了,因为注释是不显示在页面上的。

如果你想看,就按 f12  就会出现下图11:

前端学习1

(2)标题标签

从h1到h6,数字越大,则字体越小并且越细。

前端学习1

前端学习1

呈现结果:
前端学习1

那么你会发现,每行之间为什么会有同样的间隙?

这是浏览器里面自带的样式,自带的CSS,后续会讲如何去更改……
前端学习1

另:注意 标题标签是单独起一行的

(3)段落标签

如果我写三段话:

前端学习1

则浏览器中显示:

前端学习1

你会发现,写在一行了,并未分行写!说明在VScode里面的换行对浏览器没有用。那么这时就需要用到段落标签p标签,如图11所示:

前端学习1

图11

浏览器结果:

前端学习1

如果想将第1段从“人工智能”处开始换行,那直接按enter键,则浏览器中结果是否能换行?
前端学习1

浏览器中结果:

前端学习1

你会发现,浏览器中显示的是一个空格!(已用红笔标出)

那么如何换行呢?

(4)换行标签

在要换行之前写  <br/>,若想在上段内容的“人工智能”开始换行,则:

前端学习1

在浏览器中,“人工智能”之后内容,则开始换行!

前端学习1

疑问:为什么换行后的那段内容的间隙比其他小?

这个其实也属于是浏览器的默认样式。

注意:

换行标签是一个单标签,所以没有结束标签。

br是break的缩写,表示换行。

(5)格式化标签

5.1加粗

是strong标签和b标签

5.2倾斜

em标签和i标签

5.3删除线

del标签和s标签

5.4下划线

ins标签和u标签

举例说明:

前端学习1

根据上面代码处的标签,浏览器中结果显示改动的地方(已用红笔标出):

前端学习1

(6)html中的img标签(即:图片标签)

##1.img的src属性:

使用img标签的时候,必须要搭配着src属性,作用是:来引入图片的路径

相对路径:

(假设a位于文件夹之内则称之为a比文件夹低一级!)

&1:代码和图片都在该文件夹里面:  ./xxx.png,假设该文件夹为x文件夹,则相当于是该图片和代码都是比x文件夹低1级!&2:该图片在代码所在的文件夹(即x文件夹)里的文件夹(设为y文件夹)的里面:  ./y/xxx.png,相当于是该图片比y文件夹低1级,比x文件夹低2级!&3:图片与该文件夹是同一级:  ../xxx.png,相当于是该图片与x文件夹同级!

图片再次解释:

上面的x文件夹就是这里的class_11_14文件夹,与该文件夹同级的是pinduoduo.png(也就是&3所描述!)

前端学习1

打开class_11_14文件夹后:

前端学习1

这里的class_11_14_3就是上面的y文件夹,而baidu.png(就是&1所描述!)

打开class_11_14_3文件夹:

前端学习1

这个huawei.png(就是&2所描述!)

举例说明:

前端学习1

前端学习1

绝对路径:

&4:如果想将网页中的任意图片导入代码,显示在浏览器中,则<img src = “右键复制图片路径”>

前端学习1

图12

我复制的是该图片:

前端学习1

浏览器显示:

前端学习1

前端学习1

(因图片太大所以分两部分截取)

##2.img的alt属性

alt属性:作用是替换文本,当文本不能正确显示的时候,会显示一个替换的文字

注意:这个alt属性是只有在图片加载失败的情况下才会显示文本内容!如果图片加载成功,那么文案就不会展示!

假如我将图12中的13行的<img src = “baidu.png”>故意改错为<img src = “baidu01.png”>,则结果如下:

前端学习1

前端学习1

##3.img的title属性

title属性:作用是提示文本,鼠标放到图片上,就会有提示。

举例说明:

前端学习1

前端学习1

##4.img的width/height属性

width/height属性:作用是控制宽度高度,高度和宽度一般改一个就行,另外一个会等比例缩放,否则就会图片失衡。

情景:我们导入的图片,有的时候会觉得太大了,那如何让它小一点呢?就可以使用这个属性!

其中width和height分别代表宽度和高度

举例说明:

将之前导入的向日葵图片的宽度设置成100px(其中px代表像素!)

前端学习1

注意:上面的代码中可以只写width,也可以只写height,也可以两个属性都写!

前端学习1

##5.img的border属性:

border属性:作用是给图片加一个边框,参数是宽度的像素,但是一般使用CSS来设定。

举例说明:现在给上面的向日葵图片加一个10px的边框:

前端学习1

前端学习1

整体总结:

<img   >这里的img后面的属性顺序是无所谓的,并不是说src必须得排在第1个,而是任意属性排序顺序都无所谓。

10.易错部分:

10.1当我把上一个完整的html文档结构注释掉后,想再复用html的基本框架结构,将原本body部分的内容替换成”你好”,却发现浏览器里未能呈现”你好”这个结果!(如图13)

前端学习1

图12

前端学习1

图13

原因:注释只是告诉阅读代码的人这部分内容不需要关注,但是对于浏览器来说,它依然会按照既定规则,只会解析第1个有效的<html>,只有删除,页面才会显示正常预期内容,如图14

前端学习1

图14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