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dler操作详解
🎯 第一步:安装和启动
1. 下载安装
python
# 访问官网下载: https://www.telerik.com/fiddler # 安装过程: 1. 运行安装包,一路"Next" 2. 完成安装,桌面会出现Fiddler图标
2. 第一次启动
python
# 启动后界面介绍: 左侧:会话列表(抓到的请求) 右侧:详细信息面板 底部:状态栏 顶部:工具栏
🔧 第二步:基础设置
1. 设置捕获HTTPS流量
python
# 重要:不设置这个就抓不到加密请求 步骤: 1. 点击菜单 Tools → Options 2. 选择 HTTPS 标签页 3. 勾选: ✅ Decrypt HTTPS traffic ✅ Ignore server certificate errors 4. 点击 "Actions" 5. 点击 "Trust Root Certificate" 6. 全部点击"是"或"确定"
2. 设置捕获所有程序流量
python
# 确保能抓到所有请求 在 Connections 标签页: ✅ 确保端口是8888(默认) ✅ 勾选 Allow remote computers to connect
🚀 第三步:开始第一次抓包
1. 确保捕获已开启
python
# 看左下角状态: 如果显示 "Capturing" → 正在抓包 如果显示空白 → 点击 File → Capture Traffic 或按 F12
2. 触发网络请求
python
# 最简单测试方法: 1. 打开浏览器 2. 访问 www.baidu.com 3. 观察Fiddler左侧出现很多请求
3. 查看抓到的请求
python
# 左侧会话列表各列含义: #列名 #说明 Result 状态码(200=成功,404=找不到,500=服务器错误) Protocol 协议(HTTP/HTTPS) Host 域名 URL 请求地址 Body 响应大小 Caching 缓存信息
🛠️ 第四步:界面功能详解
1. 左侧会话列表操作
python
# 常用操作: - 点击请求:查看详情 - 右键请求:更多操作 - 颜色含义: 蓝色:GET请求 绿色:POST请求 黄色:返回304(缓存) 红色:错误(4xx/5xx)
2. 右侧详细信息面板
python
# 主要标签页: Inspectors:查看请求/响应详情 AutoResponder:自动响应(模拟数据) Composer:手动发送请求 Filters:过滤规则 Timeline:时间线分析
🔍 第五步:查看请求详情
1. 查看请求信息
python
# 点击一个请求,在Inspectors标签中: 上半部分:请求信息 - Headers:请求头 - TextView:文本形式查看请求体 - WebForms:表单参数 - HexView:十六进制视图 下半部分:响应信息 - Headers:响应头 - TextView/JSON/XML:响应内容 - ImageView:图片预览
2. 实际查看示例
python
# 以百度首页为例: 1. 在左侧点击 www.baidu.com 的请求 2. 在右侧选择 Inspectors 3. 上半部分查看请求信息 4. 下半部分查看返回的HTML代码
🎯 第六步:实用功能操作
1. 过滤请求(重要!)
python
# 避免看到太多无关请求 步骤: 1. 右侧点击 Filters 标签 2. 勾选 "Use Filters" 3. 在 Hosts 区域: - 选择 "Show only the following Hosts" - 下方输入要过滤的域名,如:api.example.com 4. 点击 "Actions" → "Run Filterset now"
2. 模拟返回数据(AutoResponder)
python
# 场景:前端开发时后端接口还没好 步骤: 1. 抓取一个真实请求 2. 右键该请求 → Save → Response → Response Body 3. 保存为JSON文件 4. 右侧点击 AutoResponder 标签 5. 勾选 "Enable rules" 和 "Unmatched requests passthrough" 6. 点击 "Add Rule" 7. 在规则中: - 上方:输入要匹配的URL(如:*/api/userinfo) - 下方:选择刚才保存的JSON文件 8. 现在访问这个接口就会返回你设定的数据
3. 手动发送请求(Composer)
python
# 测试接口用 步骤: 1. 右侧点击 Composer 标签 2. 选择请求方法:GET/POST/PUT等 3. 输入URL地址 4. 填写请求头(如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5. 填写请求体(如果是POST) 6. 点击 Execute 发送
📱 第七步:抓手机App请求
1. 查看电脑IP地址
python
# 在Fiddler中查看: 右下角显示:Online: IP地址:端口 比如:Online: 192.168.1.100:8888
2. 手机设置代理
python
# 手机操作: 1. 确保手机和电脑连同一个WiFi 2. 手机WiFi设置 → 修改网络 → 高级选项 3. 代理:手动 4. 服务器:192.168.1.100(你的电脑IP) 5. 端口:8888
3. 手机安装证书
python
# 重要:否则抓不到HTTPS 1. 手机浏览器访问:192.168.1.100:8888 2. 点击 "FiddlerRoot certificate" 下载证书 3. 安装并信任证书(不同手机设置位置不同)
4. 开始抓手机请求
python
# 现在操作手机App 在Fiddler中就能看到所有网络请求
⚡ 第八步:常用调试技巧
1. 断点调试
python
# 拦截并修改请求 方法1:全局断点 点击 Rules → Automatic Breakpoints: - Before Requests:请求发出前中断 - After Responses:收到响应后中断 - Disabled:关闭断点 方法2:针对特定请求断点 在左侧会话列表,右键请求 → Breakpoint
2. 弱网模拟
python
# 测试App在网络差的情况 步骤: 1. 点击 Rules → Performance → Simulate Modem Speeds 2. 或者自定义:Rules → Customize Rules 3. 修改网络延迟参数
3. 搜索请求
python
# 快速找到特定请求 方法: 1. 按 Ctrl+F 2. 输入关键词搜索 3. 支持在请求头、请求体、响应中搜索
🔧 第九步:问题排查
1. 抓不到请求?
python
检查清单: ✅ Fiddler左下角显示"Capturing" ✅ 浏览器/手机代理设置正确 ✅ 电脑防火墙没有阻挡8888端口 ✅ 对于HTTPS:已安装并信任证书
2. 证书问题?
python
解决方案: 1. Tools → Options → HTTPS 2. 点击 "Actions" → "Reset All Certificates" 3. 重新信任证书
3. 过滤不生效?
python
检查: ✅ Filters标签中已勾选"Use Filters" ✅ 已点击"Actions" → "Run Filterset now" ✅ 过滤规则书写正确
💡 第十步:实际工作场景
场景1:定位前后端问题
python
# 发现网页显示异常 1. 打开Fiddler开始抓包 2. 刷新网页重现问题 3. 查看异常请求的状态码: - 4xx:前端问题(参数错误等) - 5xx:后端问题(服务器错误) 4. 查看具体请求和响应数据定位问题
场景2:接口性能分析
python
# 页面加载慢 1. 抓取页面加载过程 2. 查看Timeline标签 3. 找到耗时最长的请求 4. 分析原因:图片太大?接口响应慢?
场景3:模拟测试数据
python
# 后端接口还没开发完 1. 使用AutoResponder模拟接口返回 2. 前端可以正常开发调试 3. 后端完成后关闭模拟
📋 总结
Fiddler核心操作流程:
启动捕获 – 确保左下角显示Capturing
设置HTTPS – 否则抓不到加密请求
过滤请求 – 避免信息过载
分析数据 – 查看请求响应详情
使用工具 – AutoResponder、Composer等
记住几个关键快捷键:
:开始/停止捕获
F12
:清空会话列表
Ctrl+X
:搜索请求
Ctrl+F
:设置请求前断点
F11
这样你就能熟练使用Fiddler进行各种网络调试了!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