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 15k 星,代码生成碾压 Claude,连 Cursor 都慌了?谷歌 Gemini CLI 杀疯了

编辑 | Tina

今天,谷歌正式发布了 Gemini CLI ,这是其 AI 助手在终端环境下的一个版本。这款工具的亮点在于其超级慷慨的免费使用配额:它支持每分钟 60 次、每天 1,000 次的模型调用。

1 免费配额“开挂”,逼疯 Claude?

继 2 月的 Claude Code 和 4 月的 OpenAI Codex CLI 之后,谷歌也在 6 月推出了 Gemini CLI。至此,三大 AI 实验室都已发布了各自的“终端智能体”工具——这类 CLI 工具可以读取、修改文件,并在终端中代表用户执行命令。

估计不少人原本以为这类终端工具会一直是一个小众方向,但目前看来这是低估了它的潜力——不少开发者每月在 Claude Code 上的花费高达数百美元 甚至是数千美元,说明这个“小众市场”实则比预想中大得多、也重大得多。

相对 Claude Code,谷歌在价格方面可谓“豪横”:

使用个人 Google 账号登录,即可免费获得 Gemini Code Assist 许可。这将解锁 Gemini 2.5 Pro 模型和百万 token 上下文窗口。在此次预览期间,谷歌提供业界最宽松的调用配额:每分钟最多 60 次、每天最多 1000 次请求,全部免费。

一天 15k 星,代码生成碾压 Claude,连 Cursor 都慌了?谷歌 Gemini CLI 杀疯了

目前来看,社区对 Gemini CLI 的关注重点聚焦在其超大免费配额上。评论者直言:“太夸张了,这会给 Anthropic 带来巨大压力。”“的确 如此——如果这些调用限制是真的而且免费,那终于有真正的竞争了。”

一天 15k 星,代码生成碾压 Claude,连 Cursor 都慌了?谷歌 Gemini CLI 杀疯了

与 Claude Code 不同,Gemini CLI 和 OpenAI Codex CLI 一样是开源的(使用 Apache 2.0 许可)。并且 Gemini CLI 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获得了 15.1k 星。

一天 15k 星,代码生成碾压 Claude,连 Cursor 都慌了?谷歌 Gemini CLI 杀疯了

Gemini CLI 提供的功能包括代码编写、问题调试、项目管理、文档查询以及代码解释。它还连接了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服务器,具备 Agentic AI 能力。

CLI 工具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与任何编辑器或 IDE 搭配使用,而不局限于特定插件支持的工具;同时还支持多实例并发运行。部分开发者也认为,命令行交互效率更高。

Gemini CLI 支持 Mac、Linux(包括 ChromeOS)和 Windows 平台。与 Claude Code 或 Codex 不同的是,Windows 上为原生实现,无需依赖 Windows 子系统(WSL)。开发者可以通过在项目根目录添加一个名为 gemini.md 的文本文件来自定义上下文和参数。谷歌高级工程师 Tayor Mullen 表明,当 CLI 检测到“值得长期保存的细节”时,也会自动将其写入该文件。

由于整体开源,所以我们还可以看到它的 system prompt。

一天 15k 星,代码生成碾压 Claude,连 Cursor 都慌了?谷歌 Gemini CLI 杀疯了

一如既往,这份系统提示词不仅定义了工具行为,也是一份超级精炼准确的使用文档。列如它对代码注释的原则是:

注释: 请谨慎添加注释,重点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尤其是处理复杂逻辑时,而不是解释“做了什么”。只有在的确 能提升可读性或用户明确要求时,才添加高价值注释。请勿修改与你更改无关的注释,也绝不要通过注释与用户交流或说明你的更改

系统默认使用的技术栈也颇有参考价值。

如果用户没有指定技术偏好,默认提议如下:

  • Web 前端:React(JavaScript/TypeScript)+ Bootstrap CSS,结合 Material Design 设计规范;

  • 后端 API:Node.js + Express.js 或 Python + FastAPI;

  • 全栈应用:Next.js(React/Node.js)+ Bootstrap + Material Design,或 Python(Django/Flask)+ React/Vue.js 前端;

  • 命令行工具(CLI):Python 或 Go;

  • 移动 App:Compose Multiplatform(Kotlin)或 Flutter(Dart),用于跨平台开发;也支持 Jetpack Compose(Android)或 SwiftUI(iOS)原生开发;

  • 3D 游戏:HTML/CSS/JavaScript + Three.js;

  • 2D 游戏:HTML/CSS/JavaScript。

2 胜过专用,Gemini CLI 靠什么?

Gemini CLI 接入的是谷歌最先进的编码与推理模型 Gemini 2.5 Pro,具备代码理解、文件操作、命令执行和动态故障排查等能力,全面提升命令行的使用体验。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编写代码、调试问题,并优化工作流程。

不仅如此,Gemini CLI 还能基于 MCP 调用其他谷歌服务,在终端中生成图像或视频,实现从编码到创作的一体化体验。

在发布会上展示的一体化演示和背后的技术理念,实则揭示了 Gemini CLI 的关键定位——它不仅是一个写代码的工具,而是一个连接多模态智能、打通编码与创作的“终端智能体”。这一理念也体目前背后所依赖的 Gemini 2.5 Pro 模型选择上。

值得注意的是,Gemini 2.5 Pro 本身并不是为代码任务特别训练的“代码专用模型”,而是一个覆盖更广泛能力边界的通用模型。那么,为何谷歌没有像某些竞争对手那样,专门为 Gemini CLI 打造一个定制化的代码模型?在一场深度访谈中,产品负责人 Connie Fan 和研究负责人 Danny Tarlow 分享了他们的思考。

Connie Fan 表明,虽然特定任务的确 可以从专用模型中受益,例如 Cursor 训练的代码补全模型“在超级窄的用例里做得超级好”,但她强调,对于大多数现实世界中的开发任务而言,编码需求往往不局限于代码本身。

例如她提到的一个经典“vibe check”请求:“帮我做一个泰勒·斯威夫特歌曲排行榜 app”——这就需要模型不仅懂代码,还要理解上下文、具备常识,甚至有些 UI/UX 审美。“这些常识背后实则是用户真实的编程需求”,她总结说,“大多数通用任务,并不能从一个纯代码模型中受益。”

Danny Tarlow 则进一步指出:“代码专用模型到底意味着什么?‘代码’已经不仅仅是代码本身,它涵盖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环节,涉及多种信息源,有些专属于代码,有些则不是。如果只强化代码能力而削弱其他能力,反而会限制模型的表现。我们更倾向于通用模型上的协同发展,寻求不同能力之间的融合和平衡,打造一个‘通才型’模型,这才是更优的发展路径。”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开发者开始注意到 Gemini 2.5 Pro 在代码生成和理解方面的显著提升。

在 Claude 长期占据主导的讨论氛围中,不少人也开始发出“Gemini 要逆袭了吗?”、“Google 要翻盘了吗?”的声音。社交媒体上,有用户分享了一些开发体验:在一个约 50 万行代码规模的项目中,使用 Claude Code 生成的代码质量“远远不如 cline + Gemini 2.5 Pro”,要达到同等效果,Claude 需要开发者全程盯着。

一天 15k 星,代码生成碾压 Claude,连 Cursor 都慌了?谷歌 Gemini CLI 杀疯了

还有开发者表明,在 Trae 上使用 Gemini 2.5 Pro 编程的完成率已经大幅超过 Claude 3.7。也有开发者表明 Gemini 修复 bug 的速度明显快于 Claude Code。

一个 3D 渲染的处理问题,让 Claude Code 修了两个小时的 bug 还没解决,结果问 Gemini 2.5 Pro,只用了 5 分钟就搞定了。感觉对于那些看起来难度比较高的问题,可以先让 Gemini 写好详细的说明书,然后再让 Claude Code 按照它来实现,这种组合用法可能会挺不错的。

这些反馈表明,过去一年,谷歌在代码能力上的提升已经进入“质变期”。 Gemini 编码产品负责人 Connie Fan 表明,Gemini 2.5 Pro 之所以能获得良好口碑,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的系统性演进:“数据”和“方法论”。

从数据的角度看,“代码仓库上下文”变得超级关键。目前模型的目标不再只是做简单的代码补全,而是要理解并修改分布在多个文件、涉及多个模块的大型代码库:“模型要能完成那些你如果花一小时坐下来,在熟悉的代码库上下文中亲自去做的复杂改动。”

为了让模型真正理解这些上下文,谷歌也开始系统性地挖掘内部工程师资源。

其中还包括 Jeff Dean 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代表了一种‘能力新等级’的标准,”Connie 直言,“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机智、最出色、有时也最有主见的十几万工程师。”借助他们在不同语言、技术栈、经验水平上的反馈,谷歌能够覆盖更广泛的使用场景,提升模型在“专业开发者细腻口味”上的匹配能力。“我们过去实则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点,但目前我们开始真正这样做了,而且效果超级惊人。”

从研究角度看,Gemini 团队并未将全部筹码押在“单一大上下文窗口”的方案上,而是探索双路线:一方面持续扩展上下文长度,另一方面发展具有自主搜索、推理能力的 agentic 编程模型,模型以代理的形式与用户交互,甚至具备必定程度的自主性。

正如研究负责人 Danny Tarlow 所描述:

“如果我们把你(人类开发者)丢进一个大代码库里,你会怎么做?你会用代码搜索、看文件结构、点来点去,读点代码再搜索其他信息。agentic 模型就模仿了这种方式。”

更有趣的是,当模型成功处理一个百万行代码库时,用户会感受到一种“魔法般”的惊喜。而这正是 Gemini 2.5 Pro 所在意的方向:不仅是模拟人类的工作方式,更是突破人类经验限制,发展出“非人类”的全新解法。

正因如此,不少开发者开始转而重点关注起谷歌在这场 AI 编程竞赛中的回归。Gemini 是否“翻盘”尚未可知,但“赶超”的信号,正在越来越清晰。

参考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bG_m-X-gE

声明:本文为 AI 前线整理,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今日好文推荐

离开百川去创业!8 个人用 2 个多月肝出一款热门 Agent 产品,创始人:Agent 技术有些玄学

React 被指“沦为 Vercel 打工仔”,力推框架只为圈钱?核心成员亲自下场回应却遭群嘲

印度裔 AI 负责人删掉 Karpathy 90%遗留代码,马斯克 Robotaxi 终上线!用户体验:不要小费,还可能倒给你钱

AI正在淘汰“中间层”!昆仑万维方汉:要么冲进前10%,要么学会“向下兼容”

活动推荐

6 月 27~28 日的 AICon 北京站将继续聚焦 AI 技术的前沿突破与产业落地,围绕 AI Agent 构建、多模态应用、大模型推理性能优化、数据智能实践、AI 产品创新等热门议题,深入探讨技术与应用融合的最新趋势。欢迎持续关注,和我们一起探索 AI 应用的无限可能!

一天 15k 星,代码生成碾压 Claude,连 Cursor 都慌了?谷歌 Gemini CLI 杀疯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8 条评论

  • 头像
    喵L喵嗷 投稿者

    你确定吗?当天已经翻车!各种问题!

    无记录
    回复
  • 头像
    迪迪武达书 读者

    实际体验不太好

    无记录
    回复
  • 头像
    音娱数码菌 投稿者

    杀疯了 杀疯了 你挺容易杀的

    无记录
    回复
  • 头像
    米露米露迷了路 读者

    下午用上了

    无记录
    回复
  • 头像
    JODIELIU 读者

    套壳

    无记录
    回复
  • 头像
    云袋物联 读者

    无语你真用过吗

    无记录
    回复
  • 头像
    lwzzzzz_ 投稿者

    收藏了,感谢分享

    无记录
    回复
  • 头像
    糖醋里脊究极进化 读者

    用了一下,没那么好用,还是得有界面才行

    无记录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