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领域值得关注?市场空间有多大?政务AI大模型部署迎来新高潮

10月10日,中央网信办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战略的背景下,这一政务AI大模型部署应用的顶层设计,是国家在数字化、智能化治理关键节点的一次精准施策。

政务领域涉及的社会治理、应急处置等是安防服务与应用的重大市场。此次文件的发布对正处于“人工智能+”转型深水区的安防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份纲领性的行动指南,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为何此时发布?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落地

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随后在2025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大模型作为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大突破,伴随近两年国产AI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发展已从初期的“百模大战”,逐步转向以“业务价值回归”为共识的新阶段。大模型正迈入“重落地、求实效”的深化应用期。

政务领域因其公共服务属性、流程规范性、知识密集性、数据海量多模态以及决策复杂性强等特点,成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的重大场景。此次《指引》的发布,是“人工智能+”宏观战略在具体行业部署的关键一步,为政务大模型的应用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路径。

据中国安防大数据平台统计,2024年政务大模型中标项目为27个,而2025年截至目前已猛增至72个,增长率达167%。在大模型技术加速落地、应用逐步起势的阶段,国家审慎出台《指引》,旨在“立规矩、指方向”,避免建设与应用脱节,防范“模型孤岛”与“碎片化”安全风险。

哪些领域值得关注?市场空间有多大?政务AI大模型部署迎来新高潮

重点影响哪些行业?哪些企业可能受益?

首当其冲的是算力基础设施行业。《指引》明确提出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进行布局,智能算力、IDC、算力芯片、服务器厂商等将迎来新一轮政府订单。此外,软件与AI算法公司也将显著受益。安防行业同样将迎来大模型技术迭代所带来的市场新机遇。

安防企业拥有广泛的硬件部署、丰富的行业数据以及深厚的政企客户基础。《指引》为其从硬件制造商向“AI驱动的服务提供商”转型提供了重大契机。

目前,安防行业众多企业已推出基于自研或合作开发的行业大模型,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硬件与平台软件的深度融合,提供《指引》中提到的“智能监测巡检”“应急处置”等一站式场景解决方案。

商汤、旷视等AI企业,凭借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将在“辅助执法监管”“市场风险预测”等细分场景中,为公安、应急等部门提供专业的模型训练与算法服务。

政务信息化与系统集成商也将凭借在政务云和一体化平台建设方面的优势,主导大模型服务平台的搭建与运营。

此外,《指引》特别强调安全规范。针对提示词注入、数据泄露、对抗攻击等大模型新型风险,政务AI安全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为数字安全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哪些应用领域值得安防企业关注?

《指引》列出四大类共13个场景,其中社会治理类场景是核心,包括智能监测巡检、辅助执法监管、市场风险预测等。

智能监测巡检将推动从“人海战术”向“AI识风险”转变,对城市生命线、重点区域实现7×24小时自动分析与预警,极大拓展安防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已成为安防企业积极布局的新赛道。

辅助执法监管也是当前安防企业的重点业务方向。通过语音识别与视频分析,自动生成执法报告、检索法律条文,有助于减轻民警事务性负担,提升执法规范化和效率。

辅助决策类场景主要包括应急处置与灾害预警。应急处置方面,利用大模型的模拟推演能力,可在突发事件中快速生成并评估多种处置方案,推动安防从“事后追溯”向“事前预警、事中指挥”演进。灾害预警则结合多模态感知数据,提升对地质灾害、洪涝等的预测精准度,也是安防企业已着力拓展的业务。

此外,机关办公与政务服务类场景,以及面向公众的“智能问答”“政策服务”等,也已成为部分安防企业在城市数字化能力方面的布局重点。

政务大模型市场空间有多大?

政务大模型市场是一个涵盖算力、模型、数据、应用与安全的庞大生态系统。其市场结构主要包括算力基础设施层、模型层与服务层、垂直行业模型训练与调优,以及碎片化应用解决方案。其中,应用层市场空间最大,即将大模型能力嵌入现有政务与安防系统,实现升级改造。

据中国安防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当前,2025年政务大模型相关中标项目达72个,总金额约3亿元,平均项目金额为420万元。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金额,均较2024年实现翻倍增长,显示出这一新兴市场正迎来爆发。

哪些领域值得关注?市场空间有多大?政务AI大模型部署迎来新高潮

在政务大模型Top10项目中,居首的是今年5月成交的“南京市新一代政务云(容灾备份及AI能力扩容)项目”,仅容灾备份建设标段金额就超过5500万元;第三位为1月成交的“竹溪县智慧城市政务大模型建设及运维项目”,金额为3300万元。其他项目也多以区县为单位推进。全国共有2800多个区县,若按平均项目金额420万元估算,相关政务大模型市场空间约达120亿元。

需注意的是,《指引》强调统筹集约化部署,即有条件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省级单位可统一部署智能算力与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市应在省级统一要求下开展应用,区县原则上不单独建设。

即便如此,政务大模型的直接市场规模预计将在百亿至千亿级别,而带动的整体产业链市场空间更将是一个“万亿级新蓝海”。这不仅涉及软件与算法,更将全面拉动算力基础设施、数据治理服务、传统行业应用改造与安全体系建设。

结语

《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数字时代大模型落地进入新阶段。它不仅为安防行业突破当前瓶颈、实现第二轮增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推动安防企业积极调整战略,通过拥抱大模型、深耕场景化应用,迎来新的发展周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