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不是空中楼阁,扎实的 Python 基础是入门关键。今天,我们从 “Python 入门与环境搭建” 开始,带大家一步步掌握核心概念,完成从 “小白” 到 “能写代码” 的跨越,所有内容可直接实操,学完就能用!
一、先搞懂:为什么学 AI 必定要先学 Python?
在安装环境前,我们先明确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 Python 是 AI 领域的 “第一语言”?
Python 是 1991 年发布的高级编程语言,核心优势用 3 句话概括:
- 简单易读
- :语法接近自然英语,一行print(“Hello World”)就能完成入门代码,比 Java、C++ 的代码量少 50% 以上;
- 跨平台兼容
- :Windows、macOS、Linux 系统都能运行,写好的代码不用修改就能在不同电脑上执行;
- AI 生态无敌
- :NumPy(数值计算)、Pandas(数据分析)、TensorFlow(深度学习)等 AI 必备库,都以 Python 为主要开发语言,直接调用接口就能实现复杂功能,不用 “重复造轮子”。
对 AI 学习者来说,Python 能让你把精力放在 “算法设计”“模型优化” 上,而不是纠结语言本身的语法细节 —— 这也是它成为 AI 首选语言的核心缘由。
二、实操:3 步搞定 Python 环境(小白也能看懂)
学习 Python 的第一步,是搭建稳定的开发环境。我们优先推荐Anaconda+VS Code组合(集成数据科学生态,免费且轻量),下面分步骤讲解安装与配置。
(一)第 1 步:安装 Anaconda(含 Python+AI 库)
Anaconda 是 “Python 全家桶”,自带 Python 解释器和数据分析常用库(如 NumPy、Pandas),不用手动安装,省心高效。
1. 下载 Anaconda
打开官网(
https://www.anaconda.com/products/distribution),根据操作系统选择版本:
- Windows:选 “64-bit Installer”(64 位系统,目前电脑基本都是 64 位);
- macOS:M1/M2 芯片选 “Apple Silicon”,Intel 芯片选 “x86_64”;
- 版本提议:Python 3.9 及以上(避免旧版本兼容性问题)。
2. 安装 Anaconda(以 Windows 为例)
- 双击安装包,点击 “Next”→勾选 “I agree”;
- 安装类型选 “Just Me”(仅当前用户,避免权限问题);
- 安装路径:选非系统盘(如 D 盘),路径不能有中文 / 空格(推荐 “D:Anaconda3”);
- 关键步骤
- :必须勾选 2 个选项(否则后续会报错):
- “Add Anaconda3 to my PATH environment variable”(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
- “Register Anaconda3 as my default Python 3.9”(设为默认 Python);
- 点击 “Install”,等待 5-10 分钟,安装完成后点击 “Finish”。
3. 验证是否安装成功
按下 “Win+R”,输入 “cmd” 打开命令提示符,依次输入 2 条命令:
- 输入conda –version,出现 “conda 23.10.0”(版本号可能不同),说明 conda 正常;
- 输入python –version,出现 “Python 3.9.16”,说明 Python 正常。
(二)第 2 步:安装 VS Code(写代码的 “工具”)
VS Code 是微软推出的免费编辑器,轻量且功能强,适合 Python 入门学习。
1. 下载 VS Code
打开官网(
https://code.visualstudio.com/),点击 “Download”,根据操作系统下载对应安装包。
2. 安装 VS Code(以 Windows 为例)
- 双击安装包,勾选 “我接受协议”→“下一步”;
- 安装路径:选非系统盘(如 “D:Microsoft VS Code”);
- 附加任务全部勾选(方便后续使用):
- 创建桌面快捷方式;
- “通过 Code 打开” 添加到右键菜单;
- 关联.py 文件(双击.py 文件用 VS Code 打开);
- 添加到 PATH;
- 点击 “安装”,完成后打开 VS Code。
3. 配置 Python 环境
- 打开 VS Code,点击左侧 “扩展”(或按 “Ctrl+Shift+X”),搜索 “Python”,安装微软官方的 “Python” 扩展(蓝色图标);
- 按 “Ctrl+Shift+P”,输入 “Python: Select Interpreter”,选择 Anaconda 的 Python 解释器(如 “Python 3.9.16 64-bit (conda)”);
- 配置完成后,新建.py 文件就能写 Python 代码了。
(三)第 3 步:(可选)安装 PyCharm(适合大型项目)
如果后续想做复杂项目,可安装 PyCharm(专业版功能全,学生可免费使用):
- 官网(https://www.jetbrains.com/pycharm/download/)下载:社区版(免费,适合入门)、专业版(付费,学生用学校邮箱申请免费);
- 安装时勾选 “关联.py 文件”“添加到 PATH”;
- 打开后创建新项目,选择 “Existing environment”,找到 Anaconda 的 Python.exe(如 “D:Anaconda3python.exe”),即可使用。
三、核心概念:变量、数据类型、注释(必掌握)
环境搭好后,我们开始学 Python 的 “基础语法”,这 3 个概念是所有代码的基石。
(一)变量:存储数据的 “容器”
变量就像 “抽屉”,用来存放数据(如姓名、年龄、分数),用变量名 = 值的格式定义。
1. 变量命名规则(必须遵守)
- 开头:只能是字母(a-z/A-Z)或下划线(_);
- 中间:可以是字母、数字、下划线;
- 区分大小写:age和Age是两个不同变量;
- 不能用 Python 关键字(如 if、for、while)。
- 推荐风格:蛇形命名法(全小写,单词用下划线连接),如student_name“total_score”。
2. 实操示例
# 定义变量(赋值即创建,不用声明类型)
name = "Alice" # 字符串:存姓名
age = 20 # 整数:存年龄
height = 1.65 # 浮点数:存身高
is_student = True # 布尔值:存是否为学生
# 使用变量(打印结果)
print(name) # 输出:Alice
print(age) # 输出:20
# 重新赋值(变量类型可动态改变)
age = 21 # 年龄从20改成21
age = "twenty-one" # 从整数改成字符串
print(age) # 输出:twenty-one
二)4 种基础数据类型(AI 中最常用)
Python 有许多数据类型,入门阶段重点掌握 4 种: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布尔值。
|
数据类型 |
定义 |
示例 |
常用操作 |
|
整数(int) |
无小数的数字(正 / 负 / 0) |
5、-3、0 |
加减乘除(+、-、*、/)、整除(//)、取余(%)、幂运算(**) |
|
浮点数(float) |
带小数的数字 |
3.14、-0.5、1.23e4(=12300) |
同整数,但注意精度问题(如 0.1+0.2=0.30000000000000004) |
|
字符串(str) |
文本,用单 / 双 / 三引号包裹 |
'Hello'、”I'm OK”、''' 多行文本 ''' |
求长度(len ())、切片([0:3])、转大写(upper ()) |
|
布尔值(bool) |
表明真 / 假,仅 True/False(首字母大写) |
True、False |
逻辑运算(and、or、not)、条件判断 |
实操示例(含关键细节)
# 1. 整数操作
a = 10
b = 3
print(a + b) # 13(加法)
print(a // b) # 3(整除,取商的整数部分)
print(a % b) # 1(取余,余数)
print(a ** b) # 1000(10的3次方)
# 2. 浮点数精度问题解决(用decimal模块)
from decimal import Decimal
print(Decimal("0.1") + Decimal("0.2")) # 0.3(正确结果)
# 3. 字符串操作
str1 = "Hello Python"
print(len(str1)) # 12(字符串长度)
print(str1[0:5]) # Hello(切片:从索引0到4)
print(str1.replace("Python", "AI")) # Hello AI(替换)
# 4. 布尔值判断
print(5 > 3) # True(比较运算结果)
print(bool(0)) # False(0、空字符串、空列表等视为False)
print(True and False) # False(and:都真才真)
(三)注释:让代码 “能看懂” 的关键
注释是代码中不执行的文本,用来解释功能,是 “好代码” 的必备要素。
2 种注释方式
- 单行注释
- :以#开头,适用于简短说明;
- 多行注释
- :用三引号(''' ''' 或 “”””””)包裹,适用于详细说明。
实操示例
'''
这是多行注释:
功能:计算两个数的和并打印
作者:AI学习者
日期:2024年
'''
# 定义两个整数变量(单行注释:说明变量含义)
num1 = 15
num2 = 25
# 计算和(单行注释:说明计算逻辑)
sum_result = num1 + num2
# 打印结果
print("两数之和:", sum_result) # 输出:两数之和:40
注释规范
- 不写冗余注释(如# 定义变量a这种废话);
- 代码修改后,注释也要同步更新;
- 复杂逻辑必须加注释(如循环、判断的设计思路)。
四、考核:4 道题检验学习成果
学完理论后,必定要通过实操检验。下面 4 道题覆盖所有知识点,提议逐个完成。
(一)题 1:环境验证(确保工具能正常用)
任务:创建 “environment_test.py” 文件,编写以下代码,运行后观察输出。
# 环境验证代码:检查Python和Anaconda是否正常
print("Python环境配置成功!")
# 打印Python版本
print("Python版本:", __import__('sys').version)
# 打印NumPy版本(Anaconda自带,验证生态正常)
print("NumPy版本:", __import__('numpy').__version__)
成功标准:无报错,输出 Python 版本(如 3.9.16)和 NumPy 版本(如 1.24.3)。
(二)题 2:变量与数据类型应用(场景:学生信息)
任务:创建 “variable_practice.py” 文件,完成以下需求:
- 定义 4 个变量:学生姓名(如 “张三”)、年龄(18)、是否为班干部(True)、期末平均分(92.5);
- 计算 “3 年后的年龄” 和 “平均分保留 1 位小数”,赋值给新变量;
- 用变量拼接打印以下内容(不要硬写文本):
- “学生姓名:张三”
- “当前年龄:18,3 年后年龄:21”
- “是否为班干部:True”
- “期末平均分:92.5,保留 1 位小数后:92.5”
- 至少加 3 处注释。
示例参考(非完整答案):
# 1. 定义学生核心信息变量(姓名、年龄、班干部身份、平均分)
student_name = "张三"
student_age = 18
is_class_leader = True
final_score = 92.5
# 2. 计算3年后年龄(当前年龄+3),预测未来年龄信息
age_after_3_years = student_age + 3
# 3. 计算平均分保留1位小数(用round函数,第二个参数为保留位数)
score_rounded = round(final_score, 1)
# 4. 打印学生完整信息(用变量拼接,避免硬编码)
print("学生姓名:" + student_name)
print("当前年龄:" + str(student_age) + ",3年后年龄:" + str(age_after_3_years))
print("是否为班干部:" + str(is_class_leader))
print("期末平均分:" + str(final_score) + ",保留1位小数后:" + str(score_rounded))
(三)题 3:数据类型转换(解决 “类型不匹配” 问题)
任务:创建 “type_conversion.py” 文件,完成以下操作:
- 定义变量:num_str = “25”(字符串数字)、num_int = 10(整数)、num_float = 3.8(浮点数);
- 用type()函数打印 3 个变量的原始类型(如print(type(num_str)));
- 转换类型:
- num_str
- 转整数→str_to_int;
- num_int
- 转浮点数→int_to_float;
- num_float
- 转整数→float_to_int(注意:3.8 转整数是 3,丢失小数);
- 计算str_to_int + num_int和int_to_float * num_float,打印结果;
- 判断float_to_int是否大于num_int,打印布尔结果。
完整代码示例:
# 1. 定义不同类型的变量
num_str = "25" # 字符串类型的数字
num_int = 10 # 整数类型
num_float = 3.8 # 浮点数类型
# 2. 打印原始数据类型(用type()函数查看类型)
print("num_str的原始类型:", type(num_str))
print("num_int的原始类型:", type(num_int))
print("num_float的原始类型:", type(num_float))
# 3. 数据类型转换(用int()、float()函数)
str_to_int = int(num_str) # 字符串转整数
int_to_float = float(num_int) # 整数转浮点数
float_to_int = int(num_float) # 浮点数转整数(丢失小数部分)
# 4. 打印转换后的类型和计算结果
print("
转换后:")
print("str_to_int的类型:", type(str_to_int), ",值:", str_to_int)
print("int_to_float的类型:", type(int_to_float), ",值:", int_to_float)
print("float_to_int的类型:", type(float_to_int), ",值:", float_to_int)
# 计算并打印结果
sum_result = str_to_int + num_int
product_result = int_to_float * num_float
print("
str_to_int + num_int =", sum_result)
print("int_to_float * num_float =", product_result)
# 5. 布尔判断:float_to_int是否大于num_int
is_greater = float_to_int > num_int
print("
float_to_int > num_int?", is_greater)
(四)题 4:综合应用(场景:商品价格计算)
任务:创建 “product_calculation.py” 文件,模拟购物场景:
- 定义变量:商品名(“无线鼠标”)、单价(59.9)、购买数量(3)、是否为会员(True);
- 计算 “商品总价”(单价 × 数量);
- 会员享 9 折优惠,非会员无优惠,计算 “最终支付金额”;
- 用多行注释说明代码功能,单行注释标注 “总价计算” 和 “优惠计算” 步骤;
- 打印结果(如会员:“您购买的商品:无线鼠标,购买数量:3,原价:179.7 元,会员优惠后支付:161.73 元”)。
完整代码示例:
'''
综合应用题:商品价格计算
功能:根据商品单价、购买数量和会员身份,计算最终支付金额
逻辑:1. 计算商品原价;2. 根据会员身份判断是否打折;3. 输出最终结果
'''
# 1. 定义商品相关变量
product_name = "无线鼠标" # 商品名称(字符串)
unit_price = 59.9 # 商品单价(浮点数)
purchase_quantity = 3 # 购买数量(整数)
is_member = True # 是否为会员(布尔值)
# 2. 计算商品总价(单价 × 购买数量)
total_price = unit_price * purchase_quantity
print("商品原价:", total
vs code这样安装后,在Python环境中编写代码时不跳关键字提示,这是为什么?能解答吗?
收藏了,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