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y与LangChain作为大模型应用开发工具,在定位、适用场景及使用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对比分析:
一、核心定位对比
|
维度 |
Dify |
LangChain |
|
产品形态 |
开源LLMOps平台,提供可视化开发界面 |
代码库(Python/JS SDK),需编程实现 |
|
抽象层级 |
高度封装,面向生产级应用(BaaS+LLMOps) |
低层级工具库,灵活性高但需自行搭建架构 |
|
目标用户 |
全团队协作(开发者/非技术成员) |
开发者为主,需较强编程能力 |
二、功能特性对比
1.开发效率
- Dify:
提供可视化编排界面(Prompt IDE、RAG管道、Agent DSL),支持零代码构建AI应用,例如上传PDF即可完成RAG流程,5分钟创建聊天机器人。
典型场景:企业快速构建内部知识助手、营销文案生成工具。 - LangChain:
需通过代码组合模块(如Chain、Memory、Tools),开发周期长。例如实现多步骤Agent需编写复杂逻辑,调试成本较高。
示例:Hacker News用户抱怨LangChain的抽象层使简单任务(如翻译)代码量激增3倍。
2.模型支持
- Dify:
支持数百个模型(GPT、Llama3、Mistral等),可一键切换模型供应商,提供统一API接口。 - LangChain:
同样支持多模型,但需手动适配接口,例如调用HuggingFace模型需单独配置Pipeline
3.企业级能力
- Dify:
内置企业级功能:数据标注、日志监控、权限控制(SSO)、私有化部署,满足金融/医疗等合规需求
案例:某银行使用Dify作为内部LLM网关,聚焦管理AI应用 - LangChain:
缺乏原生企业支持,需自行开发运维系统,适合技术团队较强的公司
三、使用体验对比
|
维度 |
Dify优势 |
LangChain劣势 |
|
学习曲线 |
非技术人员可参与开发,界面直观 |
需深入理解框架设计,文档复杂 |
|
维护成本 |
提供版本迭代、性能监控工具 |
抽象层导致调试困难,需频繁查源码 |
|
扩展性 |
插件市场丰富,可集成第三方API |
需自行封装工具链,灵活性高但耗时 |
四、适用场景提议
选择Dify:
- 需求:快速上线生产级AI应用(如客服机器人、知识库问答)。
- 团队:缺乏专职AI工程师的中小企业或业务部门。
- 案例:某教育机构用Dify 3天搭建课程内容生成平
选择LangChain:
1.需求:高度定制化流程(如复杂Agent逻辑)。
2.团队:有资深AI工程师,需底层控制权。
3.风险:可能陷入“过度抽象”陷阱,开发效率反降
五、综合评价
|
工具 |
优势 |
劣势 |
推荐指数 |
|
Dify |
开箱即用、企业级功能完善、适合全团队协作 |
深度定制能力弱于代码开发 |
⭐⭐⭐⭐ |
|
LangChain |
灵活性强、适合研究型项目 |
学习成本高、维护复杂 |
⭐⭐⭐ |
结论:对于大多数企业及非技术团队,Dify的综合易用性更优;仅当需要完全自主控制底层逻辑时,LangChain仍是必要选择,但需承担更高的开发成本
作者本人是用Langchain构建AI应用,可以一起交流哟!!!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llamaindex, autogen这些才是王道
这个还没有了解过,谢谢分享
Dify适合不怎么懂ai的低级玩家,上限就在那,开发框架玩不来就只能用dify了,自己玩玩做做demo可以;高手都是用开发框架(langchain,llamaindex,langgraph等)甚至自研开发做企业级应用,谁还用dify。
这就像ai 生成的
作者是基于langchain,langflow开发AI应用,由于某些原因,现在打算改用Dify,使用deepseek与grok对两者比较进行了比较,觉得这个回答还不错😄
dify能不用就别用,企业版价格在六位数
好的,谢谢建议
dify的协议是apache2…没法用
如何训练AI的逻辑思考能力,训练AI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并用于作出逻辑判断?
很明显倾向于dify,那是还没有有遇到dify无法扩展的时候,以及bug一堆的时候。 langchain对于程序员来说也很简单,配合ai编程,效率不比dify低
讲得清楚明白
很高兴对你有帮助
这个也是deepseek写的吧,
结合了Grok,让deepseek总结,自己也在使用langchain,个人觉得还是到位
真的很有帮助
很高兴对你有用
感谢分享
很有用的对比
好棒👏
对比超清晰呀
学到了💪
收藏了,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