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奇变偶不变(决定函数名)
· “奇”和“偶”:指的是公式中 π/2 的系数 k 是奇数(1, 3, 5…)还是偶数(2, 4, 6…)。
· 例如:π/2 和 3π/2 的系数是奇数;π 和 2π 的系数是偶数。
· “变”与“不变”:指的是函数名是否需要改变。
· 如果k是奇数,函数名就要改变:
· sin ↔ cos
· tan ↔ cot
· 如果k是偶数,函数名就保持不变。
简单来说:当你看到要化简的角是 π/2 的奇数倍加减α时,就把函数名换成它的余函数;如果是偶数倍,函数名就不变。
第二部分:符号看象限(决定正负号)
· “符号”:指的是化简后,结果前面的正号(+)或负号(-)。这个符号是口诀的精华,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 “看象限”:
1. 关键假设:第一把α假想成一个锐角(即0°到90°之间的角)。
2. 确定原角象限:计算 π/2 * k ± α 这个整体的角有多大,并判断它落在哪个象限。
3. 定号:看原函数(即化简前的函数,如sin、cos等)在你刚刚判断出的那个象限里的符号是什么(是正还是负)。这个符号,就是最终结果前面的符号。
如何记忆象限符号?——ASTC口诀
为了快速知道各象限的符号,请记住“ASTC” 口诀(或“全正,正正弦,正正切,正余弦”):
· All:第一象限,所有函数都为正。
· Sine:第二象限,只有正弦(sin) 和余割(csc)为正。
· Tangent:第三象限,只有正切(tan) 和余切(cot)为正。
· Cosine:第四象限,只有余弦(cos) 和正割(sec)为正。
简单来说:假设α是锐角,算出原角在哪儿,然后根据原函数的象限符号来给结果定号。
实战示例
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完整使用这个口诀。
例1:化简 sin(π – α)
1. 奇变偶不变:π – α 即 π/2 * 2 – α,系数 k=2(偶数),所以函数名不变,还是 sin。
2. 符号看象限:
· 假设α是锐角,那么 π – α(180° – α)就在第二象限。
· 在第二象限(S),正弦(sin)的符号是正的。
3. 结论:sin(π – α) = + sinα
例2:化简 cos(π/2 + α)
1. 奇变偶不变:π/2 + α 的系数 k=1(奇数),所以函数名要变,cos 变成 sin。
2. 符号看象限:
· 假设α是锐角,那么 π/2 + α(90° + α)就在第二象限。
· 在第二象限(S),余弦(cos)的符号是负的。(注意,这里看的是原函数cos的符号)
3. 结论:cos(π/2 + α) = – sinα
例3:化简 tan(3π/2 – α)
1. 奇变偶不变:3π/2 – α 即 π/2 * 3 – α,系数 k=3(奇数),所以函数名要变,tan 变成 cot。
2. 符号看象限:
· 假设α是锐角,那么 3π/2 – α(270° – α)就在第三象限。
· 在第三象限(T),正切(tan)的符号是正的。
3. 结论:tan(3π/2 – α) = + cotα
例4:化简 sin(2π – α)
1. 奇变偶不变:2π – α 即 π/2 * 4 – α,系数 k=4(偶数),所以函数名不变,还是 sin。
2. 符号看象限:
· 假设α是锐角,那么 2π – α(360° – α)就在第四象限。
· 在第四象限(C),正弦(sin)的符号是负的。
3. 结论:sin(2π – α) = – sinα
符号看象限弄的这个乱,不就是看角终边上点的正负,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得出结果么
就正弦值在第一第二象限是正数,第三第四象限就负数的。
原函数原象限好理解
口诀可帮助快速判断化简结果的正确性
收藏了,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