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喜那庭院深深深几许

做为苏北的农村孩子,只在上大学那年才走出过自己的村子。大巴车行驶在高速上,待过了淮安后来,路边的建筑就变样了。

苏北普遍是或青或红瓦房,房外围着两或三面的院墙,家家户户依墙互挨着,墙内外都种满花草蔬菜。那种紧凑感衍生出无尽的亲切感。

车子约莫行到盐城路段,接着直往南,两边的房子便是稀疏陈列,两层的楼房,外墙的斑驳尽显年代的久远。楼与楼之间相隔甚远。有的人家屋外四周都是庄稼地,住户楼房更是没有院墙的,缺少的这几墙院,不得泄露点主家的隐私。路上行人隔窗可望见翠袖红妆,可听见琴声笑语。出了堂屋门就不敢蓬头垢面,偶然被路人遇到衣衫未整时那该是多么尴尬。

“斜阳却照深深院“,”庭院深深深几许“,”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墙内秋千墙外道“,”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等句,在这样地界都用不着了!

苏北的深深院墙,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欢乐呢。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更多是在彼此家中的院子里,挖小洞丢弹珠,在地上画线跳房子,跑圈,用飞镖扎被雨水湿润的泥土地,不仅其乐无穷,更不会被大人叨扰。天气好院子晒满被褥衣服,我们赤脚在晒热的土地上疯跑。夏天就单穿条裤衩便可以在院子里嬉戏。那种有院墙的安全感,是我们童年的一大乐趣。

有客人来,打开院墙上的大门,喊叫一声,主家便从屋内出来,彼此在院子里闲谈还可以晒太阳。有时主家就在院子里忙活,来人便在门内伫立也是可以闲谈许久。那种农村独有的亲切感,正是这条”银汉红墙“给牵了线的。

有时你打算去某家玩耍,在几步远的院墙外就听见那家院内甚是热闹,细听好像来亲戚了,觉得不便,你大可以改变计划,去了另外一家或者回家去。此时不失尴尬的从容,任谁都要在内心谢过这面院墙的。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唯一不变的院墙被生长在她身边的花草蔬果的更替感染着,和她一起感受着季节的转换。她驻足在主人家的室外,看着主家的变化,在光阴流逝中,迎接着岁月的侵蚀,不论残缺还是青苔染身的砖块们,从未露出半点埋怨之意。那家的孩子长高了,要去跟她相比较;那家的主人年老了,会用布满老茧的手去抚摸陪伴他们大半生的院墙;那家的看门狗,再次依偎着院墙沐浴着阳光,睡着了;就连那鸡鸭们也喜爱靠着她刨土觅食。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不是更喜那”庭院深深深几许“,而是更念那份墙内的宁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2 条评论

  • 头像
    鲫鱼骰子 投稿者

    带院子的房子挺好,我们这老家也不修围墙

    无记录
    回复
  • 头像
    在旅途 读者

    最向往古代富贵人家那深深庭院了,院落宽阔还可以建个小花园

    无记录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