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从小程序转战UniApp的开发者,我曾天真地以为“一次开发,多端运行”是天堂,结果却踩坑踩到怀疑人生!今天含泪总结这5个血泪教训,希望能帮你少走2个月的弯路。
1、多端兼容:你以为一套代码能跑所有平台?
坑点:
- 在H5端用alert弹窗美滋滋,打包到App直接白屏。
- 微信小程序登录逻辑搬到支付宝,发现uni.login根本调不通!
真相:
- 平台API差异巨大:列如alert仅H5支持,App端得用uni.showToast。
- 登录、支付等涉及账号体系的接口,各平台参数和流程完全不同(列如百度小程序已弃用uni.login,得用swan.getLoginCode)。
爬坑指南:
- 善用条件编译,针对不同平台写差异化代码:
// #ifdef MP-WEIXIN
微信专属逻辑
// #endif
// #ifdef APP-PLUS
App端专属逻辑
// #endif
2、性能陷阱:你的页面为什么卡成PPT?
坑点:
- 列表页加载100条数据,安卓低端机直接卡死。
- 用了CSS动画,结果App端掉帧严重。
真相:
- UniApp的页面本质是WebView渲染,复杂动画和长列表会消耗大量性能。
- v-show在部分平台渲染机制不同,可能导致隐藏元素仍占用资源。
爬坑指南:
- 列表优化:用<uni-list>组件+分页加载,搭配<scroll-view>的lower-threshold触底加载。
- 动画改用CSS3属性(如transform),避免margin或top连续变化。
- v-show慎用!优先用v-if或动态class控制显隐
3、热更新:为什么我的代码发了用户还没更新?
坑点:
- 紧急修复了一个Bug,结果用户端还是旧版本。
- App Store审核太慢,热更新方案文档看得一头雾水。
真相:
- 小程序平台不支持热更新,只能重新提交审核。
- App端热更新依赖wgt包,但配置不当可能导致安装失败。
爬坑指南:
- 小程序:利用“灰度发布”功能逐步覆盖用户。
- App端:
- 在manifest.json开启“热更新”选项。
- 用uni.downloadFile和uni.installApk实现静默更新。
- 测试时务必覆盖Android/iOS不同系统版本!
4、跨组件通信:为什么事件总被意外触发?
坑点:
- 用uni.$emit发送事件,结果多个页面同时响应。
- 组件销毁后事件监听未移除,导致内存泄漏。
真相:
- UniApp的全局事件是应用级的,不主动销毁会一直存在。
- 页面跳转时,若未在onUnload中移除监听,可能引发重复执行。
爬坑指南:
- 使用uni.$once替代uni.$on,确保事件只触发一次。
- 在组件或页面的beforeDestroy或onUnload生命周期中,用uni.$off移除监听。
- 复杂场景改用Vuex统一管理状态,减少事件总线滥用。
5、顶部状态栏遮挡:每个机型都要重新量
自定义导航栏时,iOS和Android的状态栏高度差异能逼疯强迫症!列如iPhone的刘海屏状态栏高度是44px,而安卓可能从24px到50px不等。更坑的是,在H5端用var(–status-bar-height)获取的是0,但小程序和APP需要手动适配9。
正确做法:用UniApp提供的CSS变量组合:
.navbar {
padding-top: calc(var(--status-bar-height) + 10px);
height: calc(44px + var(--status-bar-height));
}
这样既能兼容多端,又能自动适配不同机型
填坑防秃指南
UniApp的坑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但掌握规律后就能见招拆招:
多端差异:所有功能必须用真机+多平台验证;
全局监控:页面跳转、网络请求、存储操作都要加拦截器;
坐标系/单位:涉及地图、像素适配时,先查文档再写代码;
社区资源:遇到问题先搜UniApp插件市场,避免重复造轮子(和重复踩坑)。
最后送大家一句护发箴言:代码千万行,保存第一条;调试不备份,脱发两行泪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