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领域数据架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摘要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战略资产。本文深入探讨了大数据架构的核心原理、演进历程、关键组件和实施策略,揭示了如何通过构建高效、灵活、可扩展的数据架构来释放数据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文章涵盖从传统数据架构到现代云原生架构的演变,详细解析了数据湖、数据仓库、数据集市等关键概念,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行业如何通过优化数据架构实现业务突破。无论您是企业技术决策者、数据架构师还是数据工程师,本文都将为您提供构建下一代数据架构的全面指南。
关键词:大数据架构、数据治理、数据湖、数据仓库、实时数据处理、云原生、数据驱动决策
目录
引言:数据架构新时代大数据架构演进:从传统到现代大数据架构核心组件深度解析数据架构设计原则与方法论数据存储架构:选择与优化策略数据处理架构:批处理与流处理的融合数据集成与数据管道数据治理与安全架构元数据管理:数据架构的”导航系统”实时数据架构:赋能业务即时决策云原生大数据架构数据湖仓一体架构行业实践:企业数据架构案例分析项目实战:构建企业级数据平台数据架构评估与优化工具生态系统与技术选型未来趋势与挑战结论参考文献
1. 引言:数据架构新时代
1.1 数据驱动的企业竞争力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数据已明确成为企业最具战略价值的资产。据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圈将增长至175ZB,相当于每人每天产生近500GB的数据。这种数据爆炸式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如何从海量、多样、高速变化的数据中提取洞察,转化为商业价值,已成为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数据架构作为连接数据与业务价值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个精心设计的数据架构能够:
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企业全域数据的互联互通确保数据质量与一致性,为决策提供可靠基础支持快速的数据访问与分析,加速业务响应降低数据管理成本,提高IT投资回报率赋能创新应用,如人工智能、个性化推荐、预测分析等
1.2 大数据的5V特性与架构挑战
大数据的5V特性(Volume、Velocity、Variety、Veracity、Value)为传统数据架构带来了严峻挑战:
Volume(容量):企业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存储架构难以承受。Velocity(速度):数据产生和处理速度不断加快,实时或近实时处理需求日益迫切。Variety(多样性):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存,需要统一的处理框架。Veracity(真实性):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需要有效的清洗和治理机制。Value(价值):从海量数据中提取高价值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
这些特性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传统的数据架构设计理念,构建能够应对大数据挑战的新一代数据架构。
1.3 数据架构的定义与目标
数据架构是指对企业数据资产的结构、存储、处理、集成和治理进行系统性设计的框架。它定义了:
数据如何从产生到消费的完整生命周期数据存储的组织结构和技术选择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流程与工具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流动方式数据质量、安全和隐私的保障机制
一个有效的数据架构应实现以下目标:
业务对齐: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敏捷灵活:能够快速适应业务和技术变化可扩展性:支持数据量和用户规模的增长高性能: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和处理能力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用性安全性:保护敏感数据,符合合规要求成本效益:平衡性能需求和资源投入
1.4 本文结构与价值
本文将全面探讨大数据领域的数据架构,从基础概念到前沿趋势,从理论模型到实战案例,为读者提供构建企业级数据架构的完整指南。无论您是数据架构师、数据工程师、IT决策者还是对大数据感兴趣的技术人员,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 insights 和实用知识。
2. 大数据架构演进:从传统到现代
2.1 传统数据架构的局限性
在大数据时代之前,企业数据架构主要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和数据仓库构建,典型架构如图2-1所示:
图2-1: 传统数据架构示意图
传统数据架构存在以下局限性:
扩展性受限:垂直扩展成本高,难以应对TB/PB级数据量数据类型单一:主要支持结构化数据,对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弱批处理为主:难以支持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刚性架构: schema 需预先定义,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数据结构数据孤岛:不同业务系统之间数据难以共享和整合成本高昂:传统商业数据库和数据仓库许可成本高
2.2 分布式计算的兴起
为应对数据爆炸的挑战,分布式计算技术应运而生。Google的三篇开创性论文奠定了现代分布式计算的基础:
GFS (Google File System, 2003):分布式文件系统,解决海量数据存储问题MapReduce (2004):分布式计算框架,实现并行处理大规模数据集BigTable (2006):分布式列式存储系统,支持海量结构化数据管理
这些技术催生了Apache Hadoop生态系统,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正式到来。
2.3 Hadoop生态系统的发展
Apache Hadoop项目始于2006年,最初仅包含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和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框架)。随着时间推移,Hadoop生态系统不断丰富,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处理工具链:
存储层:HDFS, HBase, Cassandra计算层:MapReduce, Tez, Spark资源管理层:YARN, Mesos数据集成层:Sqoop, Flume, Kafka查询分析层:Hive, Pig, Impala, Drill协调服务:ZooKeeper
Hadoop生态系统架构如图2-2所示:
图2-2: Hadoop生态系统架构图
Hadoop生态系统的出现,首次使企业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极大地扩展了数据处理的边界。
2.4 实时数据架构的兴起
尽管Hadoop生态系统解决了批处理大数据的问题,但在实时性方面仍有不足。随着业务对实时洞察的需求增加,一批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应运而生:
流处理框架:Apache Storm, Apache Flink, Spark Streaming, Kafka Streams时序数据库:InfluxDB, Prometheus, TimescaleDB内存计算:Redis, Memcached, Apache Ignite实时分析引擎:Apache Druid, Apache Pinot
实时数据架构的出现,使企业能够实时处理和分析数据流,为实时决策、即时推荐、实时监控等场景提供了技术支持。
2.5 云原生与湖仓一体:当前架构趋势
近年来,数据架构发展呈现两大明显趋势:
云原生: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大数据架构正从本地部署向云原生架构迁移。云厂商提供的托管大数据服务(如AWS EMR, Azure HDInsight, Google Dataproc)大大降低了大数据平台的运维复杂度。
湖仓一体:数据湖和数据仓库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湖仓一体”架构。这种架构结合了数据湖的灵活性和数据仓库的结构化优势,如Snowflake, Databricks Lakehouse, AWS Redshift Spectrum等。
这些趋势正在重塑企业数据架构的形态,使其更加灵活、高效和经济。
3. 大数据架构核心组件深度解析
一个完整的大数据架构由多个协同工作的组件构成,每个组件负责数据生命周期中的特定环节。本节将深入解析大数据架构的核心组件及其功能。
3.1 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是数据架构的入口,负责从各种数据源收集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后续处理环节。数据采集层需要应对多种数据源类型和数据传输模式。
3.1.1 数据源类型
企业数据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业务系统数据:ERP, CRM, SCM等业务系统产生的结构化数据日志数据:服务器日志,应用日志,设备日志等半结构化数据传感器数据: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时序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网站/APP的点击流、浏览路径等用户交互数据外部数据:第三方API、社交媒体、市场行情等外部数据文档数据:PDF、Word、邮件等非结构化文档多媒体数据:图片、音频、视频等富媒体数据
3.1.2 数据采集模式
根据数据产生和传输的特点,数据采集可分为以下模式:
1.** 批处理采集 :定期从数据源抽取批量数据,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但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
2. 实时流采集 :数据产生后立即被采集和传输,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
3. 变更数据捕获(CDC)**:捕获数据库的变更(增删改)并传输,适用于保持数据同步的场景
3.1.3 关键技术与工具
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和工具包括:
1.** ETL工具 :Informatica, Talend, Apache NiFi, Flink CDC
2. 日志采集 :Fluentd, Logstash, Flume
3. 消息队列 :Apache Kafka, RabbitMQ, AWS Kinesis
4. 数据同步工具 :Sqoop, Debezium, Canal
5. API集成 **:Apache Camel, MuleSoft
数据采集层架构如图3-1所示:
图3-1: 数据采集层架构图
3.2 数据存储层
数据存储层负责持久化存储采集到的数据,是数据架构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存储系统对性能、成本和可用性都有重要影响。
3.2.1 存储系统分类
根据数据特性和访问模式,存储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文件存储 **:存储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Ceph, Amazon S3网络文件系统:NFS, SMB
2.** 关系型数据库 **:存储结构化数据,支持ACID事务
传统RDBMS:Oracle, MySQL, PostgreSQL云数据库:Amazon RDS, Azure SQL Database
3.** NoSQL数据库 **:存储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扩展性好
文档数据库:MongoDB, Couchbase键值数据库:Redis, Riak列族数据库:HBase, Cassandra图数据库:Neo4j, Titan
4.** 数据仓库 **:面向分析的结构化数据存储
传统数据仓库:Teradata, Netezza现代数据仓库:Snowflake, Redshift, BigQuery
5.** 数据湖 **:存储原始、未加工的所有类型数据
Hadoop HDFS云对象存储:S3, ADLS, GCS
6.** 时序数据库 **:优化存储和查询时间序列数据
InfluxDB, Prometheus, TimescaleDB
7.** 搜索数据库 **:优化全文搜索
Elasticsearch, Solr
3.2.2 存储系统选择考量因素
选择存储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数据特性 :结构、大小、格式、更新频率
2. 访问模式 :读/写比例、查询复杂度、并发量
3. 性能需求 :延迟、吞吐量、IO模式
4. 一致性需求 :强一致性vs最终一致性
5. 扩展性需求 :数据增长预期、扩展方式
6. 可用性需求 :容错能力、备份恢复
7. 成本预算**:硬件、软件许可、运维成本
3.2.3 多存储策略
现代企业数据架构通常采用多存储策略,即根据数据特性和使用场景选择不同的存储系统,并通过统一的数据访问层实现协同工作。
多存储架构如图3-2所示:
graph TD
subgraph 统一数据访问层
A[元数据服务]
B[查询引擎]
C[数据虚拟化]
end
subgraph 存储系统
D[数据湖(HDFS/S3)]
E[数据仓库]
F[关系型数据库]
G[NoSQL数据库]
H[时序数据库]
I[搜索数据库]
J[缓存系统]
end
A --> D
A --> E
A --> F
A --> G
A --> H
A --> I
A --> J
B --> D
B --> E
B --> F
B --> G
B --> H
B --> I
C --> D
C --> E
C --> F
C --> G
C --> H
C --> I
C --> J
C --> B
图3-2: 多存储架构示意图
3.3 数据处理层
数据处理层负责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转换、清洗、聚合和分析,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3.3.1 处理模式分类
数据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 批处理 **:对静态数据集进行周期性处理
典型工具:Apache Hadoop MapReduce, Apache Spark Batch应用场景:数据仓库ETL, 月度报表, 历史数据分析
2.** 流处理 **:对连续数据流进行实时处理
典型工具:Apache Flink, Apache Kafka Streams, Spark Streaming应用场景:实时监控, 实时推荐, 异常检测
3.** 交互式处理 **:用户通过查询语言进行实时数据分析
典型工具:Presto, Impala, Drill, Spark SQL应用场景:即席查询, 数据探索, 业务分析
4.** 机器学习处理 **:使用算法从数据中学习模式和规律
典型工具:Apache Spark MLlib, TensorFlow, PyTorch应用场景:预测分析, 分类聚类, 推荐系统
3.3.2 批处理架构深度分析
批处理是处理大数据集的传统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将数据分成小块,并行处理后合并结果。
MapReduce作为第一代批处理框架,采用”Map-Combiner-Shuffle-Reduce”架构:
图3-3: MapReduce处理流程
Spark作为第二代批处理框架,引入了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和内存计算,大幅提升了批处理性能:
图3-4: Spark批处理流程
Spark的性能优势来自于:
内存计算减少磁盘IODAG执行引擎优化执行计划惰性计算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宽依赖和窄依赖的不同处理策略
3.3.3 流处理架构深度分析
流处理处理连续不断的数据,需要低延迟和高吞吐量。典型的流处理架构如图3-5所示:
图3-5: 流处理架构示意图
Flink作为当前最流行的流处理框架,具有以下核心特性:
事件驱动:基于事件触发处理,而非定时调度精确一次处理语义:通过检查点和状态恢复确保数据不丢失不重复有状态计算:内置状态管理,支持复杂的状态计算窗口机制:灵活的时间窗口定义,支持事件时间和处理时间状态后端:可插拔的状态存储,支持内存、文件系统和RocksDB
Flink的架构如图3-6所示:
图3-6: Apache Flink架构图
3.4 数据分析层
数据分析层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为业务洞察,支持决策制定。
3.4.1 分析类型与工具
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描述性分析:描述过去发生了什么
工具:BI工具(Tableau, Power BI, Qlik Sense), 报表工具
诊断性分析:解释为什么发生
工具:OLAP工具, 数据挖掘工具
预测性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发生什么
工具:机器学习库(Scikit-learn, Spark MLlib), 统计分析工具
指导性分析:推荐应该做什么
工具:优化算法, 决策支持系统, 推荐引擎
3.4.2 分析架构设计
现代分析架构趋向于自助式分析和嵌入式分析相结合:
自助式分析:业务用户可自行创建报表和可视化,无需IT支持嵌入式分析:将分析能力嵌入业务应用,提供上下文相关的洞察
分析架构如图3-7所示:
图3-7: 数据分析层架构图
3.5 数据治理层
数据治理层负责确保数据资产的质量、安全和合规性,是数据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5.1 数据治理核心组件
数据治理包含以下核心组件:
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及时性元数据管理:管理数据的描述信息,包括技术元数据和业务元数据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敏感数据,防止未授权访问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管理数据从创建到销毁的整个过程数据标准与规范:定义数据命名、格式、结构等标准数据血缘管理:跟踪数据从源头到最终消费的完整路径
3.5.2 数据治理架构
数据治理架构如图3-8所示:
图3-8: 数据治理架构图
数据治理不是一次性项目,而是持续的过程,需要组织、流程和技术的协同配合。
4. 数据架构设计原则与方法论
设计有效的数据架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论,以确保架构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适应未来变化。
4.1 数据架构设计原则
4.1.1 业务驱动原则
数据架构设计应首先考虑业务需求,确保架构能够支持当前和未来的业务目标。具体包括:
与业务战略对齐,支持关键业务流程理解业务数据需求和数据消费模式识别业务价值高的数据资产并优先处理以业务用户为中心,提高数据可访问性
4.1.2 数据资产原则
将数据视为企业资产,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治理实现价值最大化:
建立数据资产清单和评估机制实施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数据所有权制度,明确数据责任主体衡量数据资产价值,优化数据投资回报
4.1.3 单一数据源原则
尽可能保持数据的单一权威来源,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
识别核心业务实体和主数据实施主数据管理(MDM),确保关键数据的一致性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减少数据复制对必须复制的数据,实施同步机制确保一致性
4.1.4 数据民主化原则
使数据易于被授权用户访问和使用,促进数据驱动决策:
提供自助式数据分析工具建立清晰的数据访问权限模型提供数据文档和业务元数据培训业务用户数据素养和分析技能
4.1.5 灵活性与适应性原则
设计具有弹性的架构,能够适应业务和技术变化:
采用模块化和松耦合设计避免过度设计和过早优化预留扩展空间,支持新技术集成定期评估和调整架构,保持与时俱进
4.1.6 安全性与合规性原则
确保数据处理符合安全要求和法规遵从:
实施数据分类和敏感数据识别采用分层安全模型,保护数据全生命周期遵循数据保护法规(GDPR, CCPA等)建立数据安全审计和合规检查机制
4.2 数据架构框架与方法论
4.2.1 DAMA-DMBOK框架
DAMA-DMBOK(Data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是数据管理领域的权威框架,定义了11个数据管理功能领域:
数据治理数据架构管理数据开发数据操作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质量管理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数据仓库和商务智能管理文档和内容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DAMA-DMBOK提供了全面的数据管理视角,可指导企业建立完整的数据管理体系。
4.2.2 TOGAF数据架构
TOGAF(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是一个企业架构框架,其中数据架构是四大架构域之一(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
TOGAF数据架构开发方法包括:
数据架构愿景:定义数据架构的目标和原则业务场景:识别关键业务场景和数据需求数据模型:开发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数据分布:定义数据存储位置和流动路径数据管理流程:定义数据质量管理、元数据管理等流程架构治理:建立数据架构的治理机制
4.2.3 数据架构成熟度模型
数据架构成熟度模型可帮助企业评估当前数据架构状态,确定改进方向。典型的成熟度模型分为5个级别:
初始级:数据架构非正式,缺乏标准和治理可重复级:基本数据流程已建立,有初步标准已定义级:数据架构正式定义,有完整标准和流程量化管理级:数据架构性能可量化,持续改进优化级:数据架构自适应,能预测业务需求变化
成熟度评估可从以下维度进行:
数据治理与组织数据模型与架构数据集成与互操作性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与合规数据技术与工具
4.2.4 数据架构设计方法论
数据架构设计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需求收集与分析
收集业务需求和数据需求分析现有数据环境和痛点识别利益相关者和数据消费者
概念数据架构设计
定义核心业务实体和关系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确定数据管理原则和策略
逻辑数据架构设计
开发详细的逻辑数据模型定义数据实体、属性和关系设计数据集成模式和数据流
物理数据架构设计
选择数据存储技术和产品设计数据分区和索引策略确定数据访问和安全控制机制
实施与治理
制定实施路线图和优先级建立数据架构治理机制监控和评估架构实施效果
4.3 数据建模方法
数据建模是数据架构设计的核心活动,通过抽象和结构化方式表示数据及其关系。
4.3.1 概念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描述业务实体及其关系,独立于技术实现:
图4-1: 概念数据模型示例
4.3.2 逻辑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在概念模型基础上,增加属性、数据类型和关系细节:
图4-2: 逻辑数据模型示例
4.3.3 物理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将逻辑模型映射到具体技术实现,包括存储结构、索引、分区等:
图4-3: 物理数据模型示例
4.3.4 维度建模
维度建模是数据仓库设计的常用方法,以业务过程为中心,包含事实表和维度表:
图4-4: 维度模型示例(星型模式)
4.4 数据架构设计模式
数据架构设计模式提供了解决常见数据架构问题的最佳实践。
4.4.1 数据湖架构模式
数据湖架构模式将所有类型数据存储在原始格式中,支持多种处理模式:
图4-5: 数据湖分层架构模式
数据湖通常分为以下几层:
原始数据层:存储原始、未处理的数据清洗数据层:经过数据清洗和验证的数据转换数据层:经过转换和增强的数据应用数据层:针对特定应用优化的数据
4.4.2 数据仓库架构模式
数据仓库架构模式将数据组织为结构化格式,支持高效查询和分析:
图4-6: 数据仓库架构模式
数据仓库架构主要有:
企业数据仓库(EDW):集中式数据仓库,支持整个企业数据集市:面向特定业务部门的数据仓库操作型数据存储(ODS):支持近实时分析的过渡存储
4.4.3 数据虚拟化架构模式
数据虚拟化架构模式通过统一接口访问分散数据,无需物理整合:
图4-7: 数据虚拟化架构模式
数据虚拟化的优势:
减少数据复制和移动提供统一的数据视图加速数据访问和交付降低存储成本
4.4.4 Lambda架构模式
Lambda架构模式结合批处理和流处理,平衡吞吐量和实时性:
图4-8: Lambda架构模式
Lambda架构包含三层:
批处理层:处理完整数据集,生成批处理视图速度层:处理增量数据,生成实时视图服务层:合并批处理视图和实时视图,响应用户查询
4.4.5 Kappa架构模式
Kappa架构模式是Lambda架构的简化,仅使用流处理处理所有数据:
图4-9: Kappa架构模式
Kappa架构的优势:
架构简单,减少维护成本统一处理逻辑,避免批处理和流处理的代码重复支持重放机制,可重新处理历史数据
5. 数据存储架构:选择与优化策略
数据存储是数据架构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存储系统并进行优化,对整个数据架构的性能和成本至关重要。
5.1 存储系统评估框架
选择存储系统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5.1.1 功能维度评估
数据模型支持:
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支持程度数据关系表达能力schema灵活性(固定schema vs schema-on-read)
查询能力:
查询语言支持(SQL, NoSQL查询API等)索引类型和效率聚合和分析能力全文搜索支持
事务支持:
ACID特性支持程度隔离级别并发控制机制
集成能力:
与ETL/ELT工具集成与处理框架集成API和SDK丰富度连接器生态系统
5.1.2 性能维度评估
吞吐量:单位时间处理的记录数或数据量延迟:从请求到响应的时间IO模式:顺序IO性能、随机IO性能并发处理能力:支持的并发用户和查询数查询优化:查询计划优化能力
5.1.3 可扩展性维度评估
扩展方式:垂直扩展vs水平扩展扩展粒度:节点级、集群级扩展自动化:手动vs自动扩展跨区域扩展:多区域部署能力数据分片机制:分片策略、一致性哈希等
5.1.4 可靠性维度评估
可用性:系统正常运行时间(SLA)容错能力:节点故障处理机制数据持久性:数据不丢失保证备份与恢复:备份策略、恢复时间目标(RTO)、恢复点目标(RPO)一致性模型:强一致性、最终一致性等
5.1.5 成本维度评估
存储成本:每GB存储成本计算成本:处理能力成本网络成本:数据传输成本许可成本:商业软件许可费用运维成本:管理和维护成本
5.2 存储系统选型决策矩阵
基于以上评估维度,可以构建存储系统选型决策矩阵:
存储系统类型 | 数据模型 | 查询能力 | 事务支持 | 吞吐量 | 延迟 | 可扩展性 | 可用性 | 成本 | 典型应用场景 |
---|---|---|---|---|---|---|---|---|---|
关系型数据库 | 结构化, 关系型 | SQL, 强 | ACID | 中 | 低 | 中 | 高 | 高 | OLTP, 事务处理 |
数据仓库 | 结构化, 多维 | SQL, 分析函数 | 有限 | 高 | 中 | 高 | 高 | 高 | 报表, 分析 |
文档数据库 | 半结构化, 文档 | 查询API, 有限SQL | 有限ACID | 中 | 低 | 高 | 高 | 中 | 内容管理, 目录 |
列族数据库 | 半结构化, 列族 | 专用API, 有限SQL | 最终一致性 | 高 | 中 | 高 | 高 | 中 | 日志, 时序数据 |
键值数据库 | 键值对 | 键查询 | 基本 | 高 | 低 | 高 | 高 | 中 | 缓存, 会话存储 |
图数据库 | 图结构 | 图查询语言 | 有限 | 中 | 低 | 中 | 中 | 高 | 社交网络, 推荐系统 |
时序数据库 | 时间序列 | 时序查询 | 基本 | 高 | 低 | 高 | 高 | 中 | 监控数据, IoT |
对象存储 | 非结构化, 对象 | REST API | 基本 | 高 | 高 | 极高 | 高 | 低 | 数据湖, 备份 |
分布式文件系统 | 文件 | 文件操作 | 无 | 高 | 中 | 高 | 高 | 中 | 大数据处理 |
*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