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评价最新发布的豆包大模型1.6和视频生成Seedance1.0pro,字节大模型布局全面对标OpenAI?
如果用两个字评价就是:大气。
如果再用四个字评价,那就是:实力硬抗。
我曾经说过,DeepSeek是那种单点突破、挑战OpenAI霸主地位的“老中医”。
而豆包则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六边形战士”,虽然不是顶尖级,但是就是那种从各个地方无死角与OpenAI进行PK的全能型选手。
而最近字节的火山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豆包大模型1.6的发布等一系列产品,人山人海的场面,让我们的确 感受到了什么是大气。

从豆包1.6到Seedance1.0pro:字节大模型的多模态破局
当OpenAI以GPT-4o和o3 pro的多模态能力构筑起自己的壁垒时,字节跳动正在用豆包大模型1.6和视频生成工具Seedance1.0pro、语音播客模型、智能体应用平台扣子来进行多角度的踢馆。

我们来看,豆包1.6这次发布包括了 Doubao-Seed-1.6-thinking、Doubao-Seed-1.6 和 Doubao-Seed-1.6-flash 这三个不同定位的模型,分别适用于深度思考和对模型速度要求高的场景。
大气还体目前价格方面,在输入区间0-32K范围内,豆包大模型1.6综合成本比隔壁的DeepSeek R1降低63%。

从模型能力上来看,豆包 1.6 这次有两个显著的提升,一是推理能力,二能原生支持多模态思考、视觉定位能力,尤其是 GUI 操作能力,可以让你的智能体和浏览器、办公软件等其他软件交互和操作,可以给Agent构建更多高阶能力,结合coze实现更加强劲的功能。
我们可以来看几个例子:
1.像人一样操作电脑
列如我想查询酒店,并预订。使用火山引擎上搭载了豆包1.6的Computer Use Agent,你会发现。它的GUI操作能力很强,自己打开酒店预订页面,输入入住城市、时间,筛选酒店一气呵成,最后确认下单,不过付款动作还是交给人类来操作。

2.多图理解
可以上传多张图,同时理解图片里的内容,列如我上传了三张工地场景的照片,让AI找到带安全帽的人员位置,并标识出未带安全帽的人员。

还可以继续让它生成标注数据,后来哪还需要什么人工数据标注了哇。

3.文章转博客
只要上传文档或者文章链接,分分钟转成超拟真的两人对话博客节目,效果你感受一下,反正我是没听出来有啥破绽,真的很真实。
4.视频生成
而Seedance1.0的登场,则标志着字节在AIGC视频领域的野心。我一直见证的字节在视频生成领域的进步,从之前的seeweed和PixelDance双模型互补,到如今将两者合二为一,强化了其能力。
只需要在即梦中就可以体验到,其采用的「动态分镜规划算法」可根据脚本关键词自动生成分镜序列,例如输入“海边日落求婚”,模型会同步产出远景、中景、特写的镜头组合。
又列如下面是“华山论剑”的场景,其中也经过了两次的镜头切换,再加上声音的搭配,直接有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感,给短视频创作者带来了福音。
字节大模型矩阵:从技术单点到生态闭环
为什么业内都普遍看好字节呢?
在我看来,字节的布局逻辑远比单一产品迭代的形式更值得玩味。目前他们的大模型体系已形成了「基础模型+多模态能力+智能体应用」的三层架构:
(1)基础层:豆包大模型作为通用底座,支撑搜索、客服、电商、内容创作等场景,同时通过API向企业客户开放对话能力;
(2)多模态层:Seedance主攻视频生成,而豆包语音播客模型+实时语音模型、音乐生成模型则主攻音频领域,形成了多模态工具矩阵;
(3)智能体应用层:为加速企业构建Agent智能体,字节还带来了火山引擎MCP服务、PromptPilot提示词优化工具、AI知识管理产品。
同时提供面向企业级Agent打造的全栈开发和服务工具链AgentKit、面向预训练的TrainingKit、以及面向推理并从模型部署、在线推理、服务运维三个阶段进行加速和提效的ServingKit。

能够看到,字节在大模型领域已展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字节的破局点同样清晰:其拥有的6亿日活流量池,为大模型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数据飞轮」——用户在抖音、头条的交互数据可反哺模型训练,形成“应用-数据-迭代”的闭环。

结语:对标不是目的,生态才是未来
字节大模型的崛起,本质上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从“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转型的缩影。
无论是豆包1.6的垂直场景深耕,还是Seedance1.0pro的视频生成突破,其核心竞争力并非单纯对标OpenAI,而是依托自身的内容生态构建「大模型+场景」的独特范式。
对于从业者而言,与其纠结技术参数的对比,不如聚焦如何将大模型能力融入具体业务——让技术落地不再是巨头的专利,而是每个开发者都能参与的时代机遇。
还记得AI领域的三大基石么,“算法、算力和数据”,算法方面,中国已跃居AI类论文的全球数量第一,在质量上,也有越来做多的中国人在美国硅谷AI公司担任要职;
数据方面,更不用担心,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网民基数所产生的数据量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而在稍微薄弱的算力环节,虽然美国通过芯片制裁等方式想制约我们的发展,但是越来越多迹象表明,我们在芯片制造领域,算力集群部署方面已经突破了技术瓶颈,可以自给自足了。
而以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的华丽转身为AI巨头的过程来说,这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生态化反,也是对全球科技的一次快速追赶。
未来,中国必定赢!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