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实践指南

78、从 http://info.ee.surrey.ac.uk/Personal/Z.Kalal/tld.html 下载 TLD 软件,并在你自己选择的视频上运行它,探究模型在丢失之前可能会变得多么扭曲或被遮挡。

此问题需实际操作完成,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打开链接 http://info.ee.surrey.ac.uk/Personal/Z.Kalal/tld.html 下载 TLD 软件; 准备自己选择的视频; 运行 TLD 软件并在该视频上进行测试; 观察并记录模型在丢失之前变得扭曲或被遮挡的程度。

79、JPEG压缩标准中有哪四种压缩模式?请描述每种模式所采用的算法。

JPEG压缩标准的四种压缩模式及对应算法

顺序DCT(离散余弦变换)压缩
对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然后进行量化和熵编码。

渐进式DCT压缩
与顺序DCT类似,但分多次扫描传输图像数据,逐步提高图像质量。

顺序无损预测压缩
使用简单的预测压缩算法和霍夫曼编码对预测差值进行编码。

分层有损或无损压缩
创建图像金字塔,每个低分辨率图像作为下一个更高分辨率图像的预测,可使用顺序DCT、渐进式DCT或无损模式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编码。

80、使用静态相机,创建由十帧图像组成的图像序列,这些图像描绘了在非均匀背景上分别有一个、三个和五个移动物体的场景。为你创建的序列开发一个用于运动检测的程序。如果该方法基于差分图像分析,请特别注意自动阈值的确定。

开发程序完成任务,可使用基于帧间差分的方法,在实现差分图像分析时使用自适应阈值算法(如 Otsu 算法 )来确定自动阈值。

81、在你所在的当地城镇四处走走,找出五个现在公开可见或正在使用数字图像,但在10 – 15年前不会出现的场景。

街边店铺的电子广告屏展示数字图像; 公共交通工具内的数字显示屏播放图像; 社区的智能公告栏展示数字图片; 景区的电子导览图; 餐厅内的电子菜单展示菜品图片。

82、在你所在的大学或当地的一所大学,确定图像处理、图像分析或计算机视觉课程的开设时长。尝试确定过去1年、5年以及(如果可能的话)10年里,这些课程的主要教学大纲或课程设置的重大变化。

可通过联系学校教务处、相关专业学院或授课教师获取课程开设时长及大纲变化等信息。
也可查阅学校的历史档案、课程记录、教学评估报告等资料。

83、找出计算机科学中除视觉之外,启发式方法常用的一个主题领域。

常见使用启发式方法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有搜索算法(如A*搜索算法)、机器学习中的特征选择等。

84、找出计算机科学中除视觉领域外,通常会使用先验信息的一个主题领域。

在机器学习的贝叶斯分类器中会经常使用先验信息。

85、找出计算机科学中除视觉外,通常使用语法的一个主题领域。

常见的计算机科学中除视觉外使用语法的领域有编程语言领域,编程语言有严格的语法规则来定义代码的结构和格式。

86、找出计算机科学中除视觉之外,语义学常被使用的一个主题领域。

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常使用语义学,用于理解文本的含义和上下文信息。

87、在技术或学术图书馆中,找到计算机视觉相关区域。查看那里的书籍,记录出版日期和章节标题。总结出哪些主题(或者至少是标题)是固定不变的,哪些是近期发展起来的。

需在图书馆按照题目要求操作后得出结论。

88、从一些期刊参考文献中随机选取部分,构建其出版年份的直方图。


列出的期刊参考文献及其出版年份如下:

- 1974年(Feldman J. A. and Yakimovsky Y.)
- 1977年(Barrow H. G., Tenenbaum J. M., Bolles R. C., and Wolf H. C.)
- 1981年(Fischler M. A. and Bolles R. C.)
- 1982年(Elfving T. and Eklundh J. O.)
- 1990年(Fung P. W., Grebbin G., and Attikiouzel Y.)
- 1993年(Fisher R. B.)
- 1994年(Duta N., Sonka M., and Jain A. K.)
- 1994年(Elms A. J. and Illingworth J.)
- 1995年(Freeman W. T. and Roth M.)
- 1996年(Fletcher S., Bulpitt A., and Hogg D.)
- 1998年(Duta N. and Sonka M.)
- 1999年(Duta N., Sonka M., and Jain A. K.)
- 2002年(Figueiredo M. and Jain A.)
- 2002年(Frangi A., Rueckert D., Schnabel J., and Niessen W.)
- 2004年(Barrett H. H. and Myers K. J.)
- 2005年(Ferrarini L., Olofsen H., Reiber J. H. C., and Admiraal-Behloul F.)
- 2005年(Frey B. and Jojic N.)
- 2010年(Everingham M., Van Gool L., Williams C. K. I., Winn J., and Zisserman A.)

根据这些数据,可构建出版年份的直方图,横轴为出版年份,纵轴为对应年份的文献数量。各年份文献数量如下:

- 1974年:1篇
- 1977年:1篇
- 1981年:1篇
- 1982年:1篇
- 1990年:1篇
- 1993年:1篇
- 1994年:2篇
- 1995年:1篇
- 1996年:1篇
- 1998年:1篇
- 1999年:1篇
- 2002年:2篇
- 2004年:1篇
- 2005年:2篇
- 2010年:1篇

89、使用Matlab或类似软件生成极低对比度的图像,确定人类可察觉的对比度。

可使用Matlab或类似软件生成不同对比度的图像,通过实验让人类观察以确定可察觉的对比度。

90、开发一个程序,读取输入图像并在空间和灰度域中处理其分辨率;针对一系列图像(合成图像、人造物体图像、自然场景图像等),进行实验以确定使图像仍可识别的最小分辨率。对一系列主题进行此类实验。

以下是一个大致的实现思路:可以使用 Python 结合 OpenCV 库来开发程序。首先读取输入图像,然后通过改变图像的尺寸来调整 空间分辨率 ,通过改变像素值的范围来调整 灰度分辨率 。对于不同类型的图像,逐步降低分辨率并让人判断图像是否仍可识别,记录下最小分辨率。

代码示例如下:


import cv2

# 读取图像
image = cv2.imread('input_image.jpg')

# 调整空间分辨率
def adjust_spatial_resolution(image, scale_percent):
    width = int(image.shape[1] * scale_percent / 100)
    height = int(image.shape[0] * scale_percent / 100)
    dim = (width, height)
    resized = cv2.resize(image, dim, interpolation = cv2.INTER_AREA)
    return resized

# 调整灰度分辨率
def adjust_gray_resolution(image, levels):
    factor = 255 / (levels - 1)
    new_image = (image // factor) * factor
    return new_image.astype('uint8')

# 进行实验,逐步降低分辨率
scale_percent = 100
while scale_percent > 10:
    resized_image = adjust_spatial_resolution(image, scale_percent)
    gray_resized_image = adjust_gray_resolution(resized_image, 8)
    # 显示图像并让人判断是否可识别
    cv2.imshow('Resized Image', gray_resized_image)
    cv2.waitKey(0)
    scale_percent -= 10

cv2.destroyAllWindows()

此代码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91、在矩形网格上实现倒角算法,并在由指定形状(黑色)子集和白色背景组成的合成图像上进行测试。需基于欧几里得度量、城市街区度量、棋盘度量这三种度量标准,针对一系列形状显示倒角算法的测试结果。

可按以下步骤实现:

生成合成图像,包含指定形状的黑色子集和白色背景。 分别基于欧几里得、城市街区和棋盘度量在矩形网格上实现倒角算法。 对一系列形状应用算法并显示结果。

可使用Python的NumPy和OpenCV库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生成合成图像
def generate_synthetic_image(shape, size=(200, 200)):
    img = np.ones(size, dtype=np.uint8) * 255
    if shape == 'circle':
        cv2.circle(img, (size[0]//2, size[1]//2), 50, 0, -1)
    elif shape == 'rectangle':
        cv2.rectangle(img, (50, 50), (150, 150), 0, -1)
    return img

# 实现倒角算法
def chamfering(img, metric):
    if metric == 'euclidean':
        dist_transform = cv2.distanceTransform(img, cv2.DIST_L2, 5)
    elif metric == 'cityblock':
        dist_transform = cv2.distanceTransform(img, cv2.DIST_L1, 5)
    elif metric == 'chessboard':
        dist_transform = cv2.distanceTransform(img, cv2.DIST_C, 5)
    return dist_transform

# 测试不同形状和度量
metrics = ['euclidean', 'cityblock', 'chessboard']
shapes = ['circle', 'rectangle']

for shape in shapes:
    img = generate_synthetic_image(shape)
    for metric in metrics:
        dist_transform = chamfering(img, metric)
        plt.imshow(dist_transform, cmap='gray')
        plt.title(f'{shape} - {metric}')
        plt.show()

92、在六边形网格上实现倒角处理并展示结果。

实现六边形网格倒角处理的步骤

确定算法
– 根据六边形网格的特性,确定合适的距离度量方式;
– 设计适用于六边形网格的倒角处理算法。

编程实现
– 使用编程语言实现上述算法;
– 对算法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其在六边形网格上的有效性。

结果展示
– 利用绘图工具将处理结果可视化;
– 分析倒角处理后的效果,验证算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93、对于字母表中的每个大写印刷字母,确定其湖和湾的数量。这里的“湖”指字母中完全封闭的区域,“湾”指字母中部分封闭且开口向外的区域。根据湖和湾的数量,推导一个列出候选字母的查找表。评价该特征作为字母识别符的质量。

首先,依次分析字母表中每个大写印刷字母的湖和湾的数量。例如:

字母“O”有1个湖,0个湾; 字母“A”有0个湖,2个湾;

等等。

然后,根据分析得到的湖和湾的数量组合,制作一个查找表,表中列出不同湖和湾数量组合对应的候选字母。

评价该特征作为字母识别符的质量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区分度方面 :若不同字母的湖和湾数量组合差异较大,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字母,则该特征区分度高; 稳定性方面 :无论字母的字体、大小等如何变化,湖和湾的数量相对稳定,那么该特征稳定性好; 独特性方面 :若每个字母的湖和湾数量组合是唯一的,那么该特征作为识别符的质量就高。

94、编写一个计算图像直方图的程序,要求能够绘制单张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同时绘制该彩色图像在RGB、YIQ、HSI三种表示形式下三个分量的直方图。

可使用Python结合OpenCV和Matplotlib库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plot_image_histogram(image_path):
    image = cv2.imread(image_path)
    # 计算并绘制灰度图像直方图
    gray_image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GRAY)
    hist = cv2.calcHist([gray_image], [0], None, [256], [0, 256])
    plt.figure()
    plt.title('Grayscale Histogram')
    plt.xlabel('Bins')
    plt.ylabel('# of Pixels')
    plt.plot(hist)
    plt.xlim([0, 256])
    plt.show()
    # 绘制RGB分量直方图
    color = ('b', 'g', 'r')
    for i, col in enumerate(color):
        histr = cv2.calcHist([image], [i], None, [256], [0, 256])
        plt.plot(histr, color = col)
        plt.xlim([0, 256])
    plt.title('RGB Histogram')
    plt.show()
    # 转换为YIQ并绘制分量直方图
    yiq_image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YCrCb)
    for i in range(3):
        histr = cv2.calcHist([yiq_image], [i], None, [256], [0, 256])
        plt.plot(histr)
        plt.xlim([0, 256])
    plt.title('YIQ Histogram')
    plt.show()
    # 转换为HSI并绘制分量直方图
    hsi_image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HSV)
    for i in range(3):
        histr = cv2.calcHist([hsi_image], [i], None, [256], [0, 256])
        plt.plot(histr)
        plt.xlim([0, 256])
    plt.title('HSI Histogram')
    plt.show()

# 调用函数并传入图像路径
plot_image_histogram('your_image.jpg')

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
plot_image_histogram
函数,它接受一个图像路径作为输入。函数内部计算并绘制了灰度图像的直方图,以及RGB、YIQ和HSI颜色空间下各分量的直方图。你可以将
'your_image.jpg'
替换为你自己的图像路径。

95、实现直方图平滑;确定需要进行多少平滑处理,以抑制由于噪声或小尺度图像效应导致的直方图转折点。

直方图平滑方法

有两种直方图平滑的方法:

局部平滑
通过对相邻直方图元素进行局部平均来计算新的直方图,公式为
$$
h’ {f}(z) = frac{1}{2K + 1} sum {j = -K}^{K} h_{f}(z + j)
$$
其中 $ K $ 是用于平滑的邻域大小的常数。该算法需要进行边界调整,且不能保证去除所有局部最小值。

高斯模糊
对于直方图而言,这是二维高斯模糊的一维简化形式。
可通过不断调整平滑参数(如上述公式中的 $ K $),观察直方图转折点的变化,直到达到满意的抑制效果。

96、对于一系列图像,实现以下步骤:首先,对于每对水平相邻像素(x, y)和(x, y + 1),生成一对范围在[0, 1]的独立随机数r, φ;计算z1 = σ cos(2πφ)√(-2 ln r)和z2 = σ sin(2πφ)√(-2 ln r);设置f ′(x, y) = g(x, y)+z1和f ′(x, y + 1) = g(x, y + 1)+z2,其中g是输入图像;根据f ′(x, y)和f ′(x, y + 1)的值进行截断处理得到f(x, y)和f(x, y + 1),重复上述计算和设置、截断步骤直到扫描完所有像素。然后,绘制不同σ值下f(x, y) – g(x, y)的分布。最后,测量该分布与‘完美’零均值高斯分布的偏差。

需要首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代码实现:

对于每对水平相邻像素 $(x, y)$ 和 $(x, y + 1)$,生成一对范围在 $[0, 1]$ 的独立随机数 $r, varphi$。 计算

z1=σcos(2πφ)−2lnr−−−−−−√z1=σcos⁡(2πφ)−2ln⁡r


z2=σsin(2πφ)−2lnr−−−−−−√。z2=σsin⁡(2πφ)−2ln⁡r。 设置

f′(x,y)=g(x,y)+z1f′(x,y)=g(x,y)+z1


f′(x,y+1)=g(x,y+1)+z2,f′(x,y+1)=g(x,y+1)+z2,
其中 $g$ 是输入图像。 根据 $f’(x, y)$ 和 $f’(x, y + 1)$ 的值进行截断处理得到 $f(x, y)$ 和 $f(x, y + 1)$。 重复步骤 2 – 4 直到扫描完所有像素。

然后编写代码遍历一系列图像,针对不同的 $sigma$ 值计算 $f(x, y) – g(x, y)$,绘制其分布。最后,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如 K-S 检验等)来测量该分布与零均值高斯分布的偏差。

97、对于一系列图像和一系列噪声干扰,计算信噪比(信噪比的计算公式为总观测信号的平方值除以总噪声贡献的平方值)。对什么是“坏”噪声得出一些主观结论。

可先计算总噪声贡献的平方值 E 和总观测信号的平方值 F ,再用 F 除以 E 得到信噪比。

“坏”噪声可能是使信噪比显著降低,导致图像模糊、细节丢失、出现明显噪声斑点等影响图像质量的噪声,如:

盐椒噪声 :会在图像中出现黑白像素点,严重干扰视觉效果; 高斯噪声 :在标准差较大时会使图像变得模糊不清。

98、定义光度学。

光度学简介

光度学是研究可见光的计量学科,主要研究光在发射、传播、吸收和散射等过程中的光量、发光强度、照度、亮度等参量的定义和计量方法。

99、陈述卷积定理。

卷积定理通常指在傅里叶变换下,两个函数卷积的傅里叶变换等于它们各自傅里叶变换的乘积,即:

若 $ f(t) $ 和 $ g(t) $ 的傅里叶变换分别为 $ F(omega) $ 和 $ G(omega) $,则
$$
mathcal{F}[f(t) g(t)] = F(omega)G(omega)

反之反之
mathcal{F}^{-1}[F(omega)G(omega)] = f(t)
g(t)
$$

100、你如何理解混叠现象?

在信号处理领域, 混叠 是指信号在采样或处理过程中,由于 采样频率不足 ,导致 高频信号 被错误地表示为 低频信号 ,从而产生 失真 的现象。

101、可以免费找到许多高效的傅里叶变换实现:如果你手头没有,就去找一个并下载。在一系列特意选择的简单图像上运行它,研究其输出结果。给定一幅图像的变换结果,你能猜出原图像的一些特征吗?

通常是可以根据图像的傅里叶变换结果猜出原图像的一些特征的。例如,傅里叶变换的低频部分对应图像的平滑区域和整体亮度信息,高频部分对应图像的边缘、细节和纹理信息。

低频部分 :对应图像的平滑区域和整体亮度信息 高频部分 :对应图像的边缘、细节和纹理信息

如果变换结果中:

低频分量较强 :说明原图像可能整体比较平滑,细节较少 高频分量较强 :则原图像可能包含较多的边缘和纹理

此外,通过分析频谱的对称性、幅度分布等,还可以推测原图像的对称性、周期性等特征。

102、为什么图像函数的高频部分可能会引起关注?为什么傅里叶变换在分析这些高频部分时会有用?

图像函数的高频部分可能对应图像中的边缘、细节和纹理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图像识别、特征提取等应用非常重要,所以会引起关注。

傅里叶变换能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使高频部分在频率域中清晰呈现,便于对其进行增强、滤波等操作,因此在分析高频部分时很有用。

103、利用二维傅里叶变换,开发一个用于高通、低通和带通图像滤波的程序。

以下是开发该程序的步骤简述:

读取图像。 对图像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 设计低通滤波器:
– 根据低通滤波器定义,在频率域中,远离坐标原点的点设置小值,靠近原点的点设置大值。
– 实现时,可根据公式生成低通滤波器的频率传递函数,如二维低通巴特沃斯滤波器公式。 设计高通滤波器:
– 可由低通滤波器生成,将低通滤波器的傅里叶频谱垂直翻转,即高通滤波器频谱等于 1 减去低通滤波器频谱。 设计带通滤波器:
– 选择特定频率范围进行增强,在频率域中设置相应频率范围的值,其他范围设置为小值。 进行滤波操作:
– 将图像的傅里叶变换结果与滤波器频谱进行逐元素相乘。 对滤波后的频谱进行二维逆傅里叶变换,得到滤波后的图像。 显示和保存滤波后的图像。

在 Python 中可使用 NumPy 和 OpenCV 库实现上述步骤。

104、找到一个能计算矩阵特征系统的软件包(有很多免费的)。针对你所选的一些矩阵,观察其特征值,以及当你对矩阵、矩阵的某一列或其中一个元素进行扰动时,特征值是如何变化的。

可使用 Python 的 NumPy 库来完成此任务。示例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 定义一个矩阵
A = np.array([[1, 2], [3, 4]])

#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eigenvalues, eigenvectors = np.linalg.eig(A)
print("原始矩阵的特征值:", eigenvalues)

# 对矩阵进行扰动
perturbed_A = A + 0.1 * np.eye(2)
perturbed_eigenvalues, _ = np.linalg.eig(perturbed_A)
print("扰动后矩阵的特征值:", perturbed_eigenvalues)

# 对矩阵的一列进行扰动
A_perturbed_col = A.copy()
A_perturbed_col[:, 0] += 0.1
col_perturbed_eigenvalues, _ = np.linalg.eig(A_perturbed_col)
print("一列扰动后矩阵的特征值:", col_perturbed_eigenvalues)

# 对矩阵的一个元素进行扰动
A_perturbed_element = A.copy()
A_perturbed_element[0, 0] += 0.1
element_perturbed_eigenvalues, _ = np.linalg.eig(A_perturbed_element)
print("一个元素扰动后矩阵的特征值:", element_perturbed_eigenvalues)

运行上述代码,即可观察特征值的变化。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