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多,电视剧理应顺应历史潮流,抢占计算机互联网这一充满生命力的传播媒体。文章从摆脱单一的电视台传播途径而拓宽计算机互联网生存路径、电视剧在视频网站的传播和在电视台的传播要避免直接冲突尤其是首播竞争、重视交互式信息流动并充分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等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电视剧的网络传播策略,对电视剧的健康拓展寄予了深厚的希望。
关键词:电视剧;网络传播;整合营销
一、前言
(一)网络剧的定义
网络自制剧,是指由网络媒体选择题材,构思剧本、组织拍摄并进行后期制作,并在网络平台独家首播的影视剧。网络媒体拥有自主版权,独立或参与投资,全程参与。[1]网络自制剧既包含了网络剧的平台特征,也包含了自制剧的独立特性。
(二)网络剧的特点
当前,网络自制剧抢夺了大量的眼球,业内外看好的声音不断,俨然成了网络视频网站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不得不承认,当前是网络自制剧发展的大好时机,但行业面临的风险也不小,需及时做好对策的调整。首先,网络自制剧要实现盈利,最首要的是要带来巨大的流量,进而吸引广告获利。[2]而由于当前视频网站自制剧团队经验不丰富,专业性相对较差,如果做出来的作品不够精良且品质不高,那么对广告投放商的吸引力就有限,面临有可能无法收回成本的风险。其次,广电总局已开始收紧对网络剧的监管。2012年7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2014年3月2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官网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3]
二、网络剧传播的成功案例
(一)传播者———《泡芙小姐》的优秀制作团队
影视剧的制作者作为传播者借助视听语言把符号传递给受众,要想使剧情能够吸引观众,制作者就要不遗余力的把图像和声音有机的结合起来, 每个部分都是至关重要而不可或缺的。
《泡芙小姐》的导演皮三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动画导演之一,曾担任央视动画节目的总导演,策划了具有高人气的《哐哐哐》系列网络原创经典动画作品。皮三敏锐的商业嗅觉一直令他的作品不缺乏市场,他找准时机,选择与优酷合作推出的《泡芙小姐》将网络视频与动画相结合,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发行局限,也是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新契机。[4]该剧在创作中保持了故事的鲜活性和真实性, 剧情围绕时尚都市女性泡芙的情感经历展开,作品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节奏性。《泡芙小姐》延续了“ 2010 年 11 度青春”系列剧《泡芙小姐的金鱼缸》的原班人马,携手互象动画公司,采用场景实拍和三维立体动画人物相结合的制作手法,为网友呈现全新的视觉饕餮盛宴。[5]
《泡芙小姐》定位为中国版《欲望都市》,借鉴美剧的制播风格,拍摄、制作、播出、营销等环节同步进行。 制作团队并根据网友的反馈实时调整剧情走向, 打造与众不同的网络泡芙小姐品牌。
(二)传播内容———《泡芙小姐》的故事源于生活
在以内容为王的时代,在自主选择性极强的网络平台上,任何信息的受关注度都与节目的内容密切相关,《泡芙小姐》亦是如此。
《泡芙小姐》系列剧每一集都是由一个独立的小故事构成并围绕泡芙的日常生活展开,该短片每集 11 分钟,共 104 集,分为 8 季。 例如《泡芙小姐的沙漏》、《 泡芙小姐的钥匙》等借物喻人的主题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故事情节, 它们吸引眼球并饱含深意。[6] 而泡芙则是年轻人的缩影, 故事背景是繁华的都市, 每一集都通过不同的物件映射出泡芙不同的生活理念和态度。
影片还巧妙的融入了当下许多社会热点话题,如:买房、堵车等。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泡芙追求自由的精神彰显出现代年轻人追求独立的状态, 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激励年轻人的同时也与观众达成了心灵上的共鸣。
(三)传播媒介———《泡芙小姐》多种渠道的宣传方式
《泡芙小姐》是由中国电影集团、优酷网联手出品,雪佛兰科鲁兹全程支持的, 通过中国互联网第一视频网站———优酷网独家播映。 优酷网之前打造的“ 11 度青春系列”,便得到了相当数量的固定用户群体。[7]网友不仅可以在线观看视频,还可以把视频分享到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从而无形中做了极大的宣传。网友们还可以选择在社区、论坛等公共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心得, 多种媒体的合作使更多的受众关注泡芙。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 众多品牌广告主纷纷入驻 《泡芙小姐》,成为剧情的一部分,全互动营销模式备受业内人士的关
注。
(四)受众———《泡芙小姐》受众需求引导剧情方向
《泡芙小姐》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展现泡芙的精神心理需求和自由独立的生活态度, 体现了现代人追求高层次的生活方式。[8]优酷网提供多种平台让网友主动发表见解和看法,受众不再是单独被动的欣赏剧情,打破了受众单向接受信息的状况;剧情内容借鉴网友的意见和想法,把反馈信息融入到创作剧本中,而不仅仅是创作人员的思想展现;每集故事相互独立且时长较短,不像电视剧那样拖沓冗繁,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 短片创作将虚幻故事和真实场景巧妙结合,给人们呈现出全新的网络视觉盛宴;故事穿插大家熟知的交流平台或交友网站, 在体现出优酷合作媒体的同时,又让观众找到了熟悉的“面孔”,亲切感和碰撞感倍增。《泡芙小姐》形式新颖、寓意深刻,传播方式多样化、人性化。
(五)传播效果———《泡芙小姐》触及人们心灵
人们在平台中相互交流并逐渐审视自我, 从而获得一种社会认同感。《泡芙小姐》的开播引来了众多网友的评议,或支持或赞同,都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大家纷纷转载分享视频,积极发表心得体会,在社会网络平台上交流经验,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网络剧的失败案例
重生之名流巨星算是娱乐圈题材耽美文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当初开始追耽美的入坑作之一。作者青罗扇子仅仅是看了些娱乐新闻,就可以写出如此小说,甚至被圈内人以为是职业是娱记或其他娱乐圈从业者,不可谓不经典!到如今,此作在我心中依然可以排到同类题材TOP3。当初说开拍电视剧原作者会参与改编绝对不会BL变BG,我还是抱有几分期待的。但是看了3集下来,除了韩彩英演的林萱和重生前的杜飞以外,都很让我失望,大写的失望!在貌似大成本大制作的外衣之下,玩的还是狗血言情剧的套路,还不如柴鸡蛋的“粗制滥造”,虽然是小成本制作,也为了推剧各种低端炒作推假CP,但至少人家正儿八经地拍了个耽美剧啊! [9]
演员选角失败而且演技差更是是原罪之中的原罪!由其是云修,我觉得这位演员实在难堪大任,毕竟又要有很俊朗的外型(讲实话不是这位演员形象不好而是不适合),又要演出云修的那份内敛从容淡然,确实很难。封景的造型改了,这个我不反对,毕竟原著的惊艳造型很难三次元化,但是女王妖孽受的风格还是没有演出来,以致于看剧的时候弹幕里面没看过原著的都逆CP了……韩彩英是目前支撑我看下去的唯一理由,演技造型情感都把握得不错,和原著的气质也很贴合,走韩剧风也还在我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柳艺,造型演技还算合格,但有模仿千颂伊的嫌疑,和原著也多有脱离……主角的塑造失败导致整体呈现出浮夸的风格,看剧的时候我的好友尴尬癌时不时就要上线,看一集快进好几次。[10]更搞笑的是,主角的失败反而衬托了配角甚至群众演员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包括那个练习生阶段一直缠着云修最后和云修一起入选的大兄弟,演得挺搞笑;还有安排群众演员演死人戏的导演,也挺好笑。
再看看浮夸的造型,更是槽点多多,我都不知从何说起。男演员所有的靴子全部失败!全部!!!设计靴子相关造型的造型师可以拖出去了……更不要提云修的花风衣、大脚裤,封景的花轮头、厚底鞋,褚风的非主流发型等等等等……女演员只要不求标新立异都还算可以,就是林萱的造型应该更加高大上和有气质一点才好!都租了法拉利的车子了,给林萱这个混好莱坞的天后搞点大牌高定穿一穿行么?!
本剧到处刻意营造的高大上实则时不时就要破功,比如一些五毛特效和外景贴图,更别提动不动就莫名其妙的慢镜头,让人出戏。最糟糕的是,改编的剧本把主线设定为复仇,还有强行加戏的BG线,简直是把原作上乘的剧情全毁了。[11]原文里云修除了一开始有一些愤懑和不甘之外,是很淡然地处理这段“仇恨”的。谢颐在原作中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坏人”,而是没有勇气像杜飞一样去承认自己是同性恋,杜飞第一世的死也不是谢颐刻意而为之。而谢颐的经纪人主要的罪过是在杜飞因为自己同性恋的身份而被“围攻”的时候说服并阻止了谢颐去声援杜飞。这也间接导致了杜飞演技高超踏实认真,却在娱乐圈浮浮沉沉多年而一直无法上位。谢颐原本是因为杜飞让出了一个极好的角色给他成为影帝从此平步青云一步登天,之后却在感情上背叛了杜飞,这才是谢颐让人讨厌的地方。他并没有杀人,却间接导致了杜飞之死。而电视剧中却改编成了谢颐和经纪人一起害死了杜飞,这种老掉牙的言情剧套路实在是让人倒胃口。然后谢颐就在反派大Boss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和经纪人的恶人二人组最是让人受不了,low了不知道几级。
小说题目之中的“重生”既意味着云修人的死而复生更意味着云修的人生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以前的人生已经翻篇了、终结了,谢颐不再是他会在意的人了,以后是他逐渐被封景赏识,和封景一起奋斗的新人生了,这才是高明的剧情安排。而后面云修用自己的实力夺得影帝成为比谢颐更厉害的演员,并且在封景被陷害和假“丑闻”围攻之时的挺身而出更是对之前谢颐的退缩的一记响亮的耳光![12]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复仇”,而不是电视剧当中的时时充满仇恨怒目圆睁盯着谢颐想报仇血恨的云修。很多剧情的改编和加入根本是不必要的烧钱,大约是为了吸引平时爱看电视剧的收视人群吧……不过后来知道了该剧制片人是《花千骨》的制片人,我也就迷之释然了。
总之推荐大家去看原著,原著啦!要知道这部小说也算是古董级别了,现在看来还是质量相当高的网文哦~题头图是原作完本五周年作者发的图,封景和云修千帆过尽后的虐狗生活还是萌得我不要不要的。
四、网络剧传播的模式分析
(一)“微平模式”
1.内容提供与制作
在著名导演尤小刚看来,网络剧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剧本,故事讲得要能紧紧抓住网友的心,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优酷的系列年度电影计划,与时下热门主题相结合,如2010年“11度青春系列”、2011年“59厘米幸福”、2012年“美好2012”。同时,优酷征集导演,联合电影制作公司和其他商业公司,在规定主题下进行电影创作。
2.发行渠道
①网络发行与院线发行相结合
从优酷网自制剧的具体发行上看,也有其独特做法。首先,优酷网在自制剧上线推广播出期间,一直将自制剧放于首页的醒目位置,易于受众关注和点击。除了向其他视频网站提供内容外,还可以向传统媒体延伸。如《老男孩》的院线播放。
②手机平台发行
随着优酷3G战略的发展已经国内3G业务的不断成熟,优酷的网络自制剧将可在手机端开播,如《嘻哈4重奏》在移动梦网G3专区及联通IPHONEWO手机视频平台上线,用户可以登录两大运营上的WAP门户点播观看。
3.盈利方式
优酷在网络自制剧盈利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在硬性广告方面,视频网站主要以贴片广告、冠名广告、少量付费广告盈利,同时在拍摄前期,获得大型企业的广告赞助。与此同时,网络自制剧拓展了视频网站的盈利方式,通过植入广告,争取网站在收益上实现多元化发展。如在《老男孩》中出现的奔驰品牌,对展现汽车品牌的镜头也只是为了剧情需要。
4.传播策略
①线上推广
优酷的网络自制剧以优酷自身的平台为起点,着力打造的是“优酷出品”,并通过新媒体的平台进行分享推广,建立口碑,进行病毒式地传播。而腾讯2011年出品的《男左女右》系列情景剧则利用的是新媒体。“微博+视频”的推广方式,激发出了全新的娱乐生态。
②线下推广
电视台播放微电影片段、宣传片播放是常见的一个推广手段。《勇敢爱系列》由优酷与天娱联合出品。在其启动之际,出品方就频频在湖南卫视打广告。
③品牌化营销
良好的营销方法是建立品牌形象的关键。优酷的网络全程直播、全程参与和广泛互动让微电影在形成了一系列线上营销机会。同时,寻找优势支柱,同中国电影公司联合出品,对增强影片的知名度和可观看性有促进作用;而与筷子兄弟进行长期的合作,以寻求长远的发展。
(二)“链条模式”
1.内容提供与制作
①建立专业制作团队和发行部门。2010年5月,土豆网开启“橙色盒子”自制剧计划,推出了自制剧团队;2011年,8月土豆网宣布,原自制剧部门进行整合并扩充,升级为“土豆网原创中心”,进一步提升土豆网自制内容,完善发行渠道。
②定位明确,全明星阵容。如请台湾青春偶像剧“教母”级的人物苏丽媚担纲顾问,台湾人气偶像郑元畅担任男主角,倾力打造其第一部自制剧《欢迎爱光临》。该剧的单集制作费投入超过50万元,演员、拍摄器材、场景选择各个方面都非常讲究。
③以传统电视剧的时间为标准,奠定网台联动基础。网络自制剧的时间一般一集只有20分钟,甚至更短。而土豆网Channel豆旗舰级自制剧《爱啊哎呀,我愿意》则是一开始就是按照45分钟的正常电视剧容量来拍摄的,为向其他平台输出版权提供基础条件。
④高质量的内容制作搜狐自制剧《夏日甜心》单集单分钟的拍摄成本并不低于电视剧,而《猫人女王》的制作班底全部来自好莱坞。包括导演、摄影指导等在内的人员都曾参与过知名节目和大片制作。
2.盈利模式
①版权收益
高质量的网络自制剧可以通过版权输出,获得收益,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如土豆网的《欢迎爱光临》版权销往亚洲多个国家的电视台,最高单集卖到了3万多美元。而该剧的名称“欢迎爱光临”也被青海卫视的一档相亲节目征用,足见其影响力。
②广告收入
由土豆网投资的20集青春偶像剧《欢迎爱光临》,于2010年10月15日正式上映,其总点击率突破5000万大关。该网络自制剧在播映期间,吸引了大量的广告商。通过植入广告,大部分网站自制剧可以提前收回成本。假如自制剧质量过关能“反销”给电视台的话,那么该剧则肯定有三倍以上的盈利。
③经纪公司专业化运作
建立经纪公司签约艺人后主要是准备让艺人专为土豆网原创中心制作的偶像剧、综艺节目服务。经纪公司可以为视频网站增加一个新的营收渠道,也可为节目制作提供更加便捷的资源。
④衍生品牌
《丝男士》是搜狐视频自制节目《大鹏吧》除“大鹏剧场秀”之外的第二个衍生品牌,是独立于《大鹏吧》每周播出的迷你剧集。
3.发行渠道
①向电视台版权输出除了自产自销,《欢迎爱光临》在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网络向电视输出“长内容”。其版权已卖到了11个国家和地区,最高单集卖到3万多美元。
4.传播策略
①依托大型电视节,抱团宣传
《爱啊哎呀,我愿意!》在2011台北电视节举办开拍新闻发布会中利用了“抱团宣传”的策略。在电视节上,土豆网宣布连续推出多部自制剧,包括《异事录》、《爱缤纷》以及轻喜剧《爱上微笑》三部力作。
②线下全面推广
除了植入广告外,网络自制剧的发行渠道也是多元化的,可以同时向其他的视频网站、手机媒体、公共移动电视、户外LED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共同发行。
《欢迎爱光临》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除了在国内产生影响,其海报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在网络自制剧播出期间,对演员、电视剧、网站相关节目的资源整合与互动宣传,形成社交网站、微博、视频、图文等全网络的参与,凸显视频网站的品牌形象,对于该剧的推广和竞争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③热剧套拍模式
搜狐自制剧青春纯爱偶像剧《夏日甜心》是在湖南卫视开播的2011偶像大剧《落跑甜心》基础上,选用原班人马出演的外传篇,并且利用《落跑甜心》的强大影响力进行宣传推广。
(三)“终端延伸模式”
1.内容制作与提供
乐视出品的网络自制剧文本多是网络小说出身,如《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就改编自孔二狗同名小说。《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的成功,得益于乐视网精准地锁定热门小说进行改编、忠于原著的拍摄和精良的制作水准。
另一方面,乐视网也积极扶持草根导演与编剧。2011年9月,乐视网在京发布“乐视制造”原创战略。其中,仅圆梦计划的启动资金就高达2000万人民币,用于扶持草根编剧、导演。
2.盈利模式
乐视出品的网络自制剧除了拥有常规的盈利渠道之外,还拥有独特的会员付费模式。如推出“乐视TV超级电视”,进军硬件市场,通过内容的个性化定制,扩大发行渠道。
其次,乐视的无缝植入广告盈利模式也相对成熟。《女人帮·妞儿》总投资800万,《女人帮·妞儿》的调性是非常时尚的,在商业合作模式上,乐视与有品牌橱柜、服装品牌等三大品牌植入,基本是基于品牌阳光时尚的基调。
除此之外,乐视独有的发行渠道得益于它的商业模式,使得乐视网横跨PC、phone、pad、TV多个屏幕的全屏营销,在移动终端及应用上都建立起独特的盈利模式。
3.传播策略
强大的互动社区传播是乐视网的主要优势之一。在《女人帮·妞儿》的前期宣传中,其首款预告片在微博发布后当日转载量过万且热度持续不减。
而其更新时间符合目标受众,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用户粘性。如《女人帮·妞儿》在播出方面以“工作日更新”的模式,周一至周五早9点准时更新,使得很多白领在开始一天的忙碌生活之前先观看一段时间恰到好处的视频。
另外,乐视网会借助主题月,让“大剧带动小剧”。如乐视网“男人好‘难’”品牌主题月专题由《我怀了你的孩子》领衔,精选八部热播影视剧,以及有明星参与的五期男人话题访谈节目。
4.受众互动与反馈
乐视网对受众的反馈格外重视,并真正将网友意见落实到制作中。网友可参与全程的拍摄,提出反馈意见。这种由网友参与编剧、演绎、网站拍摄、制作的自制剧是视频网站由UGC模式向HBO模式过渡的一种有效方式。还比如在《女人
帮》播映期间,众多网友纷纷跟帖和通过微博希望加快自制剧的更新节奏,上线第三天乐视网将其改为每日更新两集。这样的方式既保持了网站的互动性,又增强了受众的黏度。
五、网络剧传播的策略分析
(一)基于趣味(Interesting)的体验式营销传播策略
《屌丝男士》中窘态百出的“大鹏”、《万万没想到》中个性鲜明的“王大锤”都已经成为备受观众喜爱的“屌丝偶像”,在体验式营销方面这些网剧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剧中这些血肉饱满的角色很容易让受众产生联想,勾起对现实生活中相似经历的回忆,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再加上剧中角色都“地气”十足,能让受众在他们身上找到自我,进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先创造名人,然后通过“名人”进行造势推介,通过内容塑造人物,反过来通过人物代言内容,非常巧妙地利用了心理学理论中的“移情效应”。受众对人物形象产生不同联想,实际上也是与网络剧进行情感互动的过程。这些形象作为抽象文化产品的物质媒介,有助于让受众快速接受,进而形成病毒营销效应。
网络剧基于趣味的体验式营销传播策略,适用于网络剧品牌营销的任何环节,既可以开展线上营销,也可以开展线下活动。例如,《万万没想到》剧组就经常举办主创人员见面会和签售会等线下活动,在与受众进行互动的同时,也达到了体验式营销的目的。就其本质而言,见面会属于网络剧的衍生品,能够充分地满足受众渴望与主创人员互动交流的个性化需求,它不仅是一种良好的盈利手段,也是当下网络剧品牌推广的一大法宝。
(二)基于个性(Individuality)的精准化营销传播策略
首先,可以利用门户网站进行广告的精准投放。随着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网站品牌效应的聚集化呈现,网站首页的广告作用也愈加凸显。许多视频网站利用大数据技术展开数据收集,然后针对受众消费的习惯设置“猜你喜欢的视频”等个性板块,具有这种偏好的受众通常会主动在推荐板块进行观看,这样就提高了网络剧的品牌渗透率和营销的精准性。
其次,可以利用手机APP展开个性推送。目前,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网络剧的主战场,受众在下载相关APP后,通常都会用微信、QQ、微博、手机号等进行注册。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受众的消费习惯和个性需求进行挖掘分析。另外,每个APP都有其独特的受众群,因此,企业可以与APP服务商展开合作,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与网络剧风格相契合的APP上展开个性推送。
最后,研发个性化衍生品并强化增值服务。据相关调查显示,有大约33%的受众希望自己的意愿能够左右网络剧剧情走向,虽然也有大约46%的受众持相反意见,但主创团队必须客观地认识这33%的受众规模,可以在不影响情节主线的基础上,将部分支线剧情走向交给受众,以满足部分受众的个性需求。此外,网络剧还可针对部分受众推出增值服务,例如,《太子妃升职记》就推出了“双结局”,全面考虑了不同类型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三)基于互动(Interaction)的社交化营销传播策略
网络剧基于互动原则的社交化营销传播具有显著优势,不仅能够全面降低营销传播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此外,因其针对性较强也更加有助于后期的维护和信息反馈,使得资源利用率和性价比都非常高。以微博的微话题为例,受众能够结合社会热点、个人爱好等获得相关话题,并在经过对话题的补充编辑后,向其他受众进行传达,以此吸引有同样兴趣的人参与评论、转发和点赞,而相关话题页面也会自动盘点并链接到受众感兴趣的相关微博,进而通过广泛的话题讨论实现社交化营销传播。比如,《万万没想到》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剧本内容之外,微博营销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该剧主创人员都是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的意见领袖,导演叫兽易小星的微博粉丝量高达700多万,主演白客粉丝量高达300万,编剧刘循子墨微博粉丝量也超百万。首集播出时,导演叫兽易小星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链接,随后转载量和评论数迅速破万,再加上各路“大V”的转发评论,再次引发了新一轮的关注,最终实现了事半功倍的社交化营销传播。
(四)基于利益(Interests)的整合化营销传播策略
全媒体时代,受众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媒体传播也在不断转型,不仅内容日益丰富,传播范围也愈加宽泛,品牌的传播效率变得越来越高。以优酷为例,作为国内的知名视频网站,它也在致力于塑造成熟稳固的品牌形象。在这一过程中,优酷可以在开展网络剧营销的同时,借助网站强大的品牌效应,采取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从而将网站品牌与网络剧关联起来。对于网络剧基于利益原则的整合化营销传播,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资源的调动与整合;第二阶段:以广告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全面宣传;第三阶段:品牌化整合营销传播,构建立体化营销体系;第四阶段:关系整合营销;第五阶段:全方位的整合营销传播。
六、结语
总之,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视频网络必将为电视剧发行提供新的选择,互动型整合营销模式为电视剧在互联网上开拓了新的生存空间,也为电视产业以及探索中的中国互联网视频产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周晓燕,杨三喜.我国网络自制剧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 06: 125-130.
[2]王国燕,李海山.网络剧的发展特征及问题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2, 14:236-237.
[3]李志明,王春英.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剧特征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1:53-54.
[4]陈功,赵青林.网络自制剧的传播特征分析[J].当代传播,2014, 06: 101-103+106.
[5]王志荣.中国网络剧发展成因与特性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 02:
120-122.
[6]王杨.网络自制剧:视频网站的发展蓝海[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4, O5: 43-44.
[7]刘冰.中国网络剧的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3.
[8]胡乔.《属丝男士》解析及其对中国网络剧发展的启示[D].广西大学,2014.
[9]刘淑贞.传播学视域下网络自制喜剧《属丝男士》的成功策略及启示分析[D].青春岁月,2014, 09: 78-79.
[10]马宁.A公司网络媒体产品发展策略的诊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11]战俏.网播电视剧的互动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12]钟丽.网络自制电视节目的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