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工程架构解密:用AI对话魔法提升客户支持效率的实战技巧
关键词:提示工程、客户支持、大语言模型、意图识别、多轮对话、知识检索、Few-Shot学习
摘要:本文用”给AI写说明书”的通俗类比,拆解提示工程的核心架构,结合客户支持场景的真实痛点(重复问题多、响应慢、信息不准确),一步步教你设计能听懂、会追问、答准确的AI提示。通过Python+LangChain的实战案例,你会学会如何用向量数据库存知识库、用对话记忆支持多轮互动、用Few-Shot学习模仿团队风格。最终让AI成为客户支持的”超级助理”,把重复工作自动化,把精力留给更有温度的服务。
背景介绍
目的和范围
目的:帮客户支持团队(主管、运营、一线专员)理解”提示工程到底是什么”,以及”怎么用它让AI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变成”只会说套话的机器人”。
范围:聚焦客户支持场景的提示工程架构(意图识别→提示生成→知识检索→响应生成)、实战技巧(提示模板设计、知识库构建、多轮对话),不涉及复杂的大模型训练。
预期读者
客户支持主管:想用AI降低团队工作量的管理者;运营/产品经理:负责AI客服产品的设计者;一线专员:每天被重复问题淹没,想找”帮手”的执行者;入门提示工程师:想把理论落地到真实场景的学习者。
文档结构概述
故事引入:用”客服小明的烦恼”带出提示工程的价值;核心概念:用”给朋友写纸条””查字典”等类比讲清楚5个核心概念;架构拆解:画出”AI客服流水线”,说明概念之间的协作逻辑;实战案例:用Python+LangChain搭建”电商AI客服”,从0到1实现多轮对话;应用场景:列举4个客户支持高频场景的提示设计技巧;未来趋势:聊聊提示工程的下一步(多模态、自适应)和挑战;总结&思考题:帮你回顾重点,引导进一步实践。
术语表
核心术语定义
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设计”给大语言模型的指令”,让AI输出符合需求的内容(比如”请用口语化的语言回答用户的退货问题”);大语言模型(LLM):能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的AI模型(比如GPT-4、Claude 3、文心一言);意图识别(Intent Recognition):AI理解用户问题的”核心需求”(比如用户说”登不上账号”→意图是”账号登录问题”);多轮对话(Multi-turn Dialogue):AI像人一样”边问边答”(比如用户说”想改地址”→AI问”订单号是多少?”→用户回复后再解答);知识检索(Knowledge Retrieval):AI从”公司知识库”中找准确答案(比如用户问”退货政策”→AI查”7天无理由退货”的文档);Few-Shot学习:给AI几个”例子”,它就能模仿着解决类似问题(比如给3个”改密码”的回答,AI会自动回答”改地址”的问题)。
核心概念与联系:AI客服的”对话魔法”是怎么来的?
故事引入:客服小明的”重复问题地狱”
小明是某电商的客服专员,每天的工作像”复制粘贴机”:
第10个用户问”怎么改密码”→回复”点我的→设置→修改密码”;第20个用户问”订单没收到”→回复”请提供订单号,我查物流“;第50个用户问”退货要多久”→回复”7天内到账”;
小明算了笔账:每天60%的时间在回答重复问题,根本没精力处理”情绪激动的投诉”或”复杂的售后问题”。直到公司引入了AI客服助手——小明只需要给AI写几个”提示”,比如:
“当用户问’怎么改密码’,请回复’打开APP→我的→设置→修改密码,输入旧密码和新密码即可’;如果用户问’订单没收到’,请先问’订单号是多少?',拿到后查物流系统再回复。”
神奇的事发生了:AI接管了80%的重复问题,小明每天只需要处理10个复杂问题,再也不用加班了!
这个”提示”,就是提示工程的核心——给AI一个”清晰的说明书”,让它帮你解决问题。
核心概念解释:用”生活类比”讲透AI的”思考逻辑”
我们用”和朋友聊天”的场景,类比AI客服的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一:提示(Prompt)→给AI的”纸条指令”
你想让朋友帮你带奶茶,会写:“帮我带一杯珍珠奶茶,少糖少冰”——越具体,结果越准确。
AI的”提示”也是一样:如果用户问”怎么退货”,你不能只写”回答退货问题”,而要写:“请用口语化的语言,告诉用户’收到商品7天内可退货,需保持商品完好并附发票,退货地址是XX路XX号’”。
关键原则:提示要”明确目标+限定范围+给出格式”,比如:
坏提示:“回答用户的问题”
好提示:“你是友好的电商客服,请用不超过3句话的口语化表达,根据以下退货政策回答用户:‘7天内可退,需保持商品完好’。用户的问题是:‘我买的衣服能退吗?’”
核心概念二:意图识别→AI的”耳朵”,听懂用户的”潜台词”
朋友说”我饿了”,你要知道他想”找餐厅”,而不是”找钥匙”——这就是”意图识别”。
AI的意图识别,就是从用户的”模糊表达”中抓核心需求:
用户说”登不上”→意图是”账号登录问题”;用户说”没收到”→意图是”订单物流查询”;用户说”想退”→意图是”退货申请”。
常见方法:用”关键词匹配”或”机器学习分类器”——比如把”登录”“密码”“账号”归为”账号问题”,把”物流”“订单号”“没收到”归为”物流问题”。
核心概念三:多轮对话→AI的”嘴巴”,会”追问”的聊天高手
你和店员买奶茶:”我要珍珠奶茶”→店员问”少糖还是全糖?“→你说”少糖”→店员问”少冰还是常温?“→你说”少冰”→店员给你奶茶。
这就是”多轮对话”——AI需要”一步一步问清楚信息”,再解答问题。比如:
用户:”我想改订单地址”→AI:“请提供你的订单号”;用户:”123456″→AI:“请告诉我新的地址”;用户:”XX路XX号”→AI:“你的地址已修改,请确认”。
关键:AI要”记住之前的对话”(用”对话记忆”工具),比如用户已经说了订单号,AI不能再问一遍。
核心概念四:知识检索→AI的”大脑图书馆”,只说”准确的话”
你做 homework 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会翻字典查——AI的”知识检索”就是从”公司知识库”中找准确答案。
比如用户问”退货政策”,AI不能”编造”,而要从”知识库”中找:“收到商品7天内可退货,需保持商品完好并附发票”。
实现方式:用”向量数据库”(比如Pinecone、Weaviate)把知识库的文字转换成”AI能理解的数字”(embedding),然后快速找到”最相关的内容”。
核心概念五:Few-Shot学习→AI的”模仿能力”,学几个例子就会做
你教小朋友画苹果:画一个苹果→小朋友跟着画;再画一个香蕉→小朋友又跟着画;最后小朋友会画很多水果——这就是”Few-Shot学习”。
给AI几个”例子”,它就能模仿着回答类似问题:
例子1:用户问”怎么改密码?“→回答”打开APP→我的→设置→修改密码”;
例子2:用户问”怎么查订单?“→回答”打开APP→我的→我的订单”;
用户现在问”怎么找物流单号?”→AI会回答:“打开APP→我的→我的订单→找到对应的订单即可查看”。
关键:例子要”典型+覆盖常见场景”,比如”改密码”“查订单””找物流”都是客户支持的高频问题。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AI客服的”团队协作”
这5个概念像一个”客服团队”,分工明确:
提示:团队”指挥官”,告诉AI”要做什么”;意图识别:团队”情报员”,听懂用户的”需求”;知识检索:团队”资料员”,找准确的”答案”;多轮对话:团队”沟通员”,和用户”互动”;Few-Shot学习:团队”培训师”,让AI”快速上手”。
协作流程示例(用户问”我想改订单地址”):
意图识别(情报员):听懂用户要”改地址”;提示生成(指挥官):生成提示”用户要改地址,请先问订单号”;多轮对话(沟通员):回复用户”请提供订单号”;用户回复:“123456”;知识检索(资料员):从知识库找”改地址需要订单号和新地址”;提示生成(指挥官):生成提示”用户的订单号是123456,请问新地址”;多轮对话(沟通员):回复用户”请告诉我新的地址”;用户回复:“XX路XX号”;知识检索(资料员):确认”订单未发货,可以修改地址”;响应生成(沟通员):回复用户”你的地址已修改,请确认”。
核心架构的文本示意图:AI客服的”流水线”
提示工程的架构像一条”AI客服流水线”,分为5层:
用户输入层:用户的问题(比如”我想改地址”);意图识别层:理解用户的核心需求(“改订单地址”);提示生成层:生成给AI的指令(“请问用户的订单号”);知识检索层:从知识库找准确信息(“改地址需要订单号和新地址”);响应生成层:输出口语化的回答(“请提供你的订单号”)。
Mermaid流程图:直观看AI的”思考路径”
graph TD
A[用户输入:我想改地址] --> B[意图识别:改订单地址]
B --> C[提示生成:请问订单号]
C --> D[知识检索:改地址需要订单号]
D --> E[响应生成:请提供订单号]
E --> F[用户回复:123456]
F --> G[提示生成:请问新地址]
G --> H[知识检索:需要新地址]
H --> I[响应生成:请告诉我新地址]
I --> J[用户回复:XX路XX号]
J --> K[提示生成:确认修改地址]
K --> L[知识检索:订单未发货可修改]
L --> M[响应生成:地址已修改]
核心算法原理 & 具体操作步骤:让AI”听懂”又”会说”
意图识别:用TF-IDF抓用户的”核心需求”
意图识别的核心是”找出用户问题中的关键词”,最常用的算法是TF-IDF(词频-逆文档频率)——它能计算”某个词对文档的重要性”。
数学公式(用”小学生能懂”的语言解释)
TF-IDF = 词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 × 词在所有文档中出现的稀有度
TF(词频):比如”登录”在”账号问题”文档中出现1次,TF=1;IDF(逆文档频率):比如”登录”只在1篇文档中出现,而总共有10篇文档,IDF=log(10/1)=2.3;TF-IDF:1×2.3=2.3(数值越高,词越重要)。
操作步骤(用Python实现关键词匹配)
假设我们有3个”意图类别”和对应的关键词:
意图类别 | 关键词 |
---|---|
账号登录问题 | 登录、密码、账号、登不上 |
订单物流问题 | 订单、物流、没收到、单号 |
退货政策问题 | 退货、退款、7天、发票 |
用Python写一个简单的意图识别函数:
def recognize_intent(user_input, intent_keywords):
# 把用户输入转成小写,方便匹配
user_input = user_input.lower()
# 遍历每个意图类别
for intent, keywords in intent_keywords.items():
# 检查用户输入是否包含该意图的关键词
for keyword in keywords:
if keyword in user_input:
return intent
# 如果没有匹配到,返回"未知意图"
return "未知意图"
# 测试:用户输入"我登不上账号了"
intent_keywords = {
"账号登录问题": ["登录", "密码", "账号", "登不上"],
"订单物流问题": ["订单", "物流", "没收到", "单号"],
"退货政策问题": ["退货", "退款", "7天", "发票"]
}
user_input = "我登不上账号了"
intent = recognize_intent(user_input, intent_keywords)
print(intent) # 输出:账号登录问题
提示生成:用”模板”让AI”听话”
提示生成的核心是设计提示模板——把”固定内容”和”变量”结合,让AI能处理不同的用户问题。
提示模板的结构(通用公式)
你是[角色],需要[目标],遵循[规则]。
知识库内容:{context}(变量:从知识库中找的内容)
之前的对话:{history}(变量:之前的聊天记录)
用户的问题:{input}(变量:当前用户的问题)
你的回答:
示例:电商客服的提示模板
from langchain.prompts import PromptTemplate
# 设计提示模板(包含知识库、对话历史、用户问题)
prompt_template = """你是一个友好的电商客户支持助手,需要用口语化的语言回答用户的问题,遵循以下规则:
1. 如果需要用户补充信息(比如订单号),请问一个清晰的问题;
2. 回答必须基于知识库内容,不要编造;
3. 保持回答简洁,不超过3句话。
知识库内容:{context}
之前的对话:{history}
用户的问题:{input}
你的回答:"""
# 把模板转换成LangChain的Prompt对象
prompt = PromptTemplate(
template=prompt_template,
input_variables=["context", "history", "input"] # 变量:知识库、历史、用户输入
)
# 测试:填充变量生成提示
context = "退货政策:7天内可退,需保持商品完好并附发票"
history = "用户:我想退货;AI:请提供订单号"
user_input = "订单号是123456"
generated_prompt = prompt.format(context=context, history=history, input=user_input)
print(generated_prompt)
输出的提示(给AI的指令):
你是一个友好的电商客户支持助手,需要用口语化的语言回答用户的问题,遵循以下规则:
1. 如果需要用户补充信息(比如订单号),请问一个清晰的问题;
2. 回答必须基于知识库内容,不要编造;
3. 保持回答简洁,不超过3句话。
知识库内容:退货政策:7天内可退,需保持商品完好并附发票
之前的对话:用户:我想退货;AI:请提供订单号
用户的问题:订单号是123456
你的回答:
知识检索:用向量数据库”存”知识库
知识检索的核心是把文字转换成向量(embedding),然后用向量数据库快速找到”最相关的内容”。
操作步骤(用Pinecone+LangChain实现)
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langchain openai pinecone-client python-dotenv
配置API密钥(创建
文件):
.env
OPENAI_API_KEY=你的OpenAI密钥
PINECONE_API_KEY=你的Pinecone密钥
PINECONE_ENV=你的Pinecone环境(比如us-west1-gcp)
初始化向量数据库:
from dotenv import load_dotenv
from langchain.embeddings import OpenAIEmbeddings
from langchain.vectorstores import Pinecone
# 加载.env文件中的密钥
load_dotenv()
# 初始化Embedding模型(把文字转成向量)
embeddings = OpenAIEmbeddings()
# 连接Pinecone向量数据库(假设已创建名为"customer-support"的索引)
vector_store = Pinecone.from_existing_index(
index_name="customer-support",
embedding=embeddings
)
# 测试:查询"退货政策"的相关内容
query = "退货需要什么条件?"
results = vector_store.similarity_search(query, k=1) # 找1条最相关的内容
print(results[0].page_content) # 输出:退货政策:7天内可退,需保持商品完好并附发票
项目实战:用Python+LangChain搭建”电商AI客服”
我们来做一个能处理多轮对话、基于知识库回答的电商AI客服,功能包括:
识别用户意图(比如”改地址”“查物流”“退货”);自动追问用户补充信息(比如订单号、新地址);从知识库中找准确答案;保持对话历史(记住之前的问题)。
开发环境搭建
安装Python:推荐3.9+版本(下载地址: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安装依赖:执行
;注册账号:
pip install langchain openai pinecone-client python-dotenv
OpenAI:https://platform.openai.com/(获取API_KEY);Pinecone:https://www.pinecone.io/(创建索引,名称为”customer-support”,维度设为1536(OpenAI Embedding的维度))。
源代码详细实现和代码解读
步骤1:导入依赖 & 配置密钥
from dotenv import load_dotenv
from langchain.prompts import PromptTemplate
from langchain.llms import OpenAI
from langchain.chains import ConversationChain
from langchain.memory import ConversationBufferMemory
from langchain.vectorstores import Pinecone
from langchain.embeddings import OpenAIEmbeddings
# 加载.env文件中的密钥
load_dotenv()
# 初始化Embedding模型和向量数据库
embeddings = OpenAIEmbeddings()
vector_store = Pinecone.from_existing_index(
index_name="customer-support",
embedding=embeddings
)
# 初始化大语言模型(用OpenAI的gpt-3.5-turbo)
llm = OpenAI(temperature=0.5, model_name="text-davinci-003") # temperature越小,回答越稳定
步骤2:设计提示模板 & 对话记忆
# 设计多轮对话的提示模板
prompt_template = """你是一个友好的电商客户支持助手,需要用口语化的语言回答用户的问题,遵循以下规则:
1. 如果用户的问题需要补充信息(比如订单号、新地址),请问一个清晰的问题;
2. 回答必须基于知识库内容,不要编造;
3. 保持回答简洁,不超过3句话;
4. 要记住之前的对话内容,不要重复问已经问过的问题。
知识库内容:{context}
之前的对话:{history}
用户的问题:{input}
你的回答:"""
# 把模板转换成Prompt对象
prompt = PromptTemplate(
template=prompt_template,
input_variables=["context", "history", "input"]
)
# 初始化对话记忆(记住之前的聊天记录)
memory = ConversationBufferMemory(input_key="input", memory_key="history")
步骤3:构建对话链(把所有组件连起来)
# 构建ConversationChain(对话链):整合提示、LLM、记忆
conversation_chain = ConversationChain(
llm=llm,
memory=memory,
prompt=prompt
)
步骤4:测试多轮对话
# 定义知识库内容(从向量数据库中查询)
def get_knowledge(query):
results = vector_store.similarity_search(query, k=1)
return results[0].page_content if results else "抱歉,我暂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 测试对话流程
def chat_with_ai(user_input):
# 从知识库中找相关内容
context = get_knowledge(user_input)
# 运行对话链,生成回答
response = conversation_chain.run(context=context, input=user_input)
return response
# 测试1:用户问"我想改订单地址"
user_input1 = "我想改订单地址"
response1 = chat_with_ai(user_input1)
print(f"用户:{user_input1}")
print(f"AI:{response1}") # 输出:请提供你的订单号,我帮你修改地址。
# 测试2:用户回复订单号
user_input2 = "订单号是123456"
response2 = chat_with_ai(user_input2)
print(f"用户:{user_input2}")
print(f"AI:{response2}") # 输出:请告诉我新的收货地址,我会帮你修改。
# 测试3:用户回复新地址
user_input3 = "新地址是XX路XX号"
response3 = chat_with_ai(user_input3)
print(f"用户:{user_input3}")
print(f"AI:{response3}") # 输出:你的订单地址已修改,请确认新地址是XX路XX号。
代码解读与分析
对话记忆(ConversationBufferMemory):记住之前的聊天记录,比如用户已经说了订单号,AI不会再问一遍;知识库查询(get_knowledge函数):从向量数据库中找”最相关的内容”,确保AI回答的准确性;对话链(ConversationChain):把提示、LLM、记忆整合起来,实现”多轮对话+知识检索”的功能。
实际应用场景:提示工程在客户支持中的”高频用法”
场景1:常见问题自动回复(FAQ)
痛点:每天有大量用户问”怎么改密码””怎么查订单”等重复问题;
提示设计技巧:用Few-Shot学习给AI几个例子,让它自动回答类似问题。
示例提示:
你是电商客服,需要模仿以下例子回答用户的问题:
例子1:用户问”怎么改密码?“→回答”打开APP→我的→设置→修改密码,输入旧密码和新密码即可。”
例子2:用户问”怎么查订单?“→回答”打开APP→我的→我的订单,即可查看所有订单状态。”
例子3:用户问”怎么找物流单号?“→回答”打开APP→我的→我的订单→找到对应的订单,即可查看物流单号。”
用户现在问”怎么改收货地址?”
AI回答:打开APP→我的→我的订单→找到对应的订单→点击”修改地址”,即可修改收货地址。
场景2:订单状态查询
痛点:用户问”我的订单到哪了?”,需要人工查物流系统;
提示设计技巧:用多轮对话+知识检索,让AI自动获取订单号并查物流。
示例提示:
你是电商客服,需要遵循以下规则:
如果用户问订单状态,先问”请提供你的订单号”;拿到订单号后,查物流系统(知识库内容:订单号123456的物流状态是”已发货,预计明天到达”);用口语化的语言回复用户。
用户的问题:“我的订单到哪了?”
对话流程:
用户:我的订单到哪了?→AI:请提供你的订单号;用户:123456→AI:你的订单已发货,预计明天到达。
场景3:故障排查引导
痛点:用户说”APP登不上”,需要人工一步步引导排查;
提示设计技巧:用结构化提示,让AI按步骤引导用户。
示例提示:
你是电商客服,需要按以下步骤引导用户排查APP登录问题:
先问”你的网络连接正常吗?”;如果用户说正常,再问”你输入的密码正确吗?”;如果密码正确,再问”你有没有开启手机的权限?”;如果以上都正常,回复”请联系人工客服,电话:XXX-XXXXXXX”。
用户的问题:“APP登不上了”
对话流程:
用户:APP登不上了→AI:你的网络连接正常吗?用户:正常→AI:你输入的密码正确吗?用户:正确→AI:你有没有开启手机的权限?用户:开启了→AI:请联系人工客服,电话:XXX-XXXXXXX。
场景4:投诉处理
痛点:用户情绪激动时,需要人工安抚并收集信息;
提示设计技巧:用情感理解+多轮对话,让AI先安抚情绪,再收集信息。
示例提示:
你是电商客服,需要遵循以下规则:
首先安抚用户的情绪,比如”非常抱歉给你带来不便,我们会尽力帮你解决问题”;然后收集必要的信息:订单号、问题描述、联系方式;最后回复”我们会在24小时内联系你,请保持电话畅通”。
用户的问题:“我的商品损坏了,你们怎么回事!”
对话流程:
用户:我的商品损坏了,你们怎么回事!→AI:非常抱歉给你带来不便,我们会尽力帮你解决问题。请提供你的订单号、商品损坏的描述和联系方式。用户:订单号123456,商品是衣服,袖子破了,电话138XXXX1234→AI:我们会在24小时内联系你,请保持电话畅通。
工具和资源推荐
提示设计工具
LangChain:开源的提示工程框架,支持构建复杂的对话链(https://langchain.com/);PromptPerfect:提示优化工具,能自动调整提示的用词和结构(https://promptperfect.jina.ai/);OpenAI Playground:在线测试提示效果,支持实时调整参数(https://platform.openai.com/playground)。
知识库工具
Pinecone:云向量数据库,适合存储大规模知识库(https://www.pinecone.io/);Weaviate:开源向量数据库,适合私有部署(https://weaviate.io/);Notion:可以用Notion作为知识库,配合LangChain的NotionLoader导入内容(https://www.notion.so/)。
学习资源
课程:DeepLearning.AI《Prompt Engineering for Developers》(https://www.deeplearning.ai/short-courses/prompt-engineering-for-developers/);文档:OpenAI《Prompt Engineering Guide》(https://platform.openai.com/docs/guides/prompt-engineering);书籍:《Large Language Models: A Practical Guide》(作者:Pete Warden)。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趋势
多模态提示:AI能处理图片、语音、视频等多模态输入(比如用户发一张商品损坏的照片,AI能识别并回答);自适应提示:AI能根据用户的历史对话自动调整提示(比如用户是”新手”,AI会用更简单的语言;用户是”老用户”,AI会用更专业的语言);隐私保护提示:用”私有大模型”或”联邦学习”,确保用户的隐私信息不泄露(比如用户的订单号不会上传到公共服务器)。
挑战
意图识别的准确性:用户的问题可能很模糊(比如”我想退”→是”退货”还是”退订会员”),需要更精准的模型;知识库的更新:产品或政策更新后,知识库要及时更新(比如退货政策从7天改成15天,AI不能再回答7天);情感理解的深度:用户情绪激动时,AI需要会”共情”(比如用户说”我等了10天还没收到货!“,AI要回复”非常抱歉让你等了这么久,我马上帮你查物流”,而不是机械的”请提供订单号”)。
总结:学到了什么?
核心概念回顾
提示工程:给AI写”清晰的说明书”,让它按你的要求做事;意图识别:AI的”耳朵”,听懂用户的核心需求;多轮对话:AI的”嘴巴”,会追问用户补充信息;知识检索:AI的”大脑图书馆”,只说准确的话;Few-Shot学习:AI的”模仿能力”,学几个例子就会做。
概念关系回顾
这5个概念像一个”客服团队”:
提示是”指挥官”,告诉AI要做什么;意图识别是”情报员”,听懂用户的需求;知识检索是”资料员”,找准确的答案;多轮对话是”沟通员”,和用户互动;Few-Shot学习是”培训师”,让AI快速上手。
实战技巧回顾
提示要”明确目标+限定范围+给出格式”;用向量数据库存知识库,确保回答准确;用对话记忆支持多轮对话,记住之前的聊天记录;用Few-Shot学习让AI模仿团队的回答风格。
思考题:动动小脑筋
你所在的客户支持团队有哪些重复问题?试着设计一个提示,让AI自动回答这些问题;如果用户的问题不在知识库中(比如”你们的商品质量怎么样?”),你会怎么设计提示让AI回复?怎么用Few-Shot学习让AI模仿你们团队的”回答风格”(比如你们团队喜欢用”亲~”开头,用”哦”结尾)?
附录:常见问题与解答
Q:提示工程需要懂编程吗?
A:基础的不需要,用LangChain的可视化工具(比如LangChain Studio)就可以设计提示;如果要深入,需要懂Python,因为要写代码连接知识库和大语言模型。
Q:AI会回答错误吗?
A:会,所以要定期检查AI的回答,更新知识库,优化提示。比如如果AI回答”退货需要10天”,而实际是7天,就要修改知识库中的内容。
Q:怎么评估提示的效果?
A:可以用3个指标:
准确性:回答是否符合知识库内容;用户满意度:用户对回答的满意度评分;解决率:AI能解决的问题占总问题的比例。
扩展阅读 & 参考资料
《Prompt Engineering for Developers》(DeepLearning.AI课程);《OpenAI Prompt Engineering Guide》(OpenAI官方文档);《LangChain Documentation》(LangChain官方文档);《Pinecone User Guide》(Pinecone官方文档)。
最后:提示工程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持续优化的过程”——你需要不断观察AI的回答,调整提示,更新知识库,让AI越来越”懂”你的客户。就像小明的AI助手,一开始可能会回答错,但经过几次优化后,就能成为”超级助理”。
现在,试着用本文的技巧,给你的团队设计一个AI提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