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帮我起草北京朝阳区两居室装修合同”,10秒后,一份条款完备、风险提示清晰的合同跃然屏上。
法务专员小陈对着电脑屏幕,用口语抛出一条指令。
右侧对话框中的AI助手“WPS灵犀”瞬间响应,左侧文档区同步生成一份标准合同,自动将付款节点、违约条款等关键信息整理成表格,并标注“提议增加空气质量检测条款”。
当小陈补充“违约金改成每天千分之三”“乙方地址同步身份证信息”时,AI秒级调整,合同格式纹丝未乱。
这是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一幕。金山办公发布的WPS灵犀,正以“对话式办公”颠覆传统工作流。
01 办公智能体崛起:从工具到“数字同事”
国务院《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首次将“智能体”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提出到2027年实现新一代智能体普及率超70%的目标。
政策驱动下,AI办公赛道迎来爆发。
蜜度的校对通、模力通,联想的百应智能体,商汤的办公小浣熊等产品密集落地,覆盖公文写作、舆情分析、表格处理等场景。
技术跃迁是核心驱动力。
大模型从单模态升级为多模态融合,能解析文本、图像、音频等混合信息;算力革新保障毫秒级响应;生态协同则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
“过去是用户学软件,目前是软件学用户”,金山办公助理总裁田然道出关键转变。
当AI能理解自然语言、拆解复杂任务并保留格式精准输出,办公模式便从“人操作工具”转向“人指挥智能体”。
02 合同生成革命:法律文件的“零门槛”创作
传统合同撰写需逐字斟酌条款、核对法规,耗时且易疏漏。
WPS灵犀的突破在于:将法律知识库与多轮对话能力深度耦合,实现“说人话,出专业活”。
- 口语化需求秒变合规合同
用户描述“60天工期、20万预算的装修合同”,AI自动嵌入《民法典》相关条款,结构化呈现付款节点与违约责任,并提示潜在风险点(如环保验收要求)。
某装修公司实测显示,合同起草时间从数小时压缩至几分钟。 - 动态修改保留格式精髓
“把首付款比例提到40%”“增加延期每日罚则”——此类碎片化指令,AI可精准定位合同位置调整内容,且图文混排、复杂表格等格式自动适配,避免手动排版崩溃。 - 风险穿透式审查
系统同步扫描条款冲突。
例如某市政府采购合同审查中,AI关联《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标记“单一来源采购理由不充分”风险,推动流程合规性优化。
03 法律审核智能化:从人工核验到AI“深度扫描”
法律文件审查是AI落地的“深水区”。
传统模式依赖人工逐条核对,耗时长且标准难统一。
而AI智能体通过三大技术重构流程:
- 语义理解与逻辑推理
解析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时,AI不仅识别其存在性,还结合司法案例库判断描述的完备性,标记模糊表述。 - 动态知识图谱支撑
整合超千万级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裁判文书,某省检察院测试中,AI对证据链缺陷的识别准确率显著高于人工审查。 - 人机协同双重机制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首创“人工初筛+AI深度扫描+会诊研判”模式。
审查某产业用地文件时,AI发现“政府裁量权过大”风险,提议参照浙江经验增加第三方评估程序,被立法部门采纳。
04 降低AI门槛:为什么是“对话式交互”?
早期AI办公工具需用户编写精准指令,反增学习成本。
WPS灵犀的同屏对话设计,本质是降低人机协作摩擦:
- 左侧文档、右侧对话框的布局,让用户“所见即所得”操控内容,无需切换界面;
- 多轮追问与连续修改,支持“细化案例”“调整语气”等模糊指令,像与同事讨论般自然;
- 保留Office原生格式,解决AI生成内容需二次排版的痛点。
一位投行人士感叹:“整理招股书从3小时变10分钟,AI甚至能高亮标出同比增长超30%的业务数据。”
05 办公未来式:智能体如何重塑生产关系?
AI办公智能体的价值不仅是提效,更在重构组织运行逻辑:
- 岗位职能升级
如蜜度研发副总裁张晓娟所言,AI将员工从繁琐事务解放,聚焦创新性工作。
法务人员可从合同起草转向条款创新设计,HR从简历筛选转向人才战略分析。 - 企业知识资产化
WPS知识库支持将企业文档一键建库,用自然语言查询“去年Q3华南区销售数据”,AI直接调取表格生成图表。
隐性经验转化为可调用的数字资产。 - 安全与国产化双保障
商汤小浣熊联合中国长城推出全国产智能办公一体机,从硬件到系统实现全栈自主。
政务、金融等敏感领域,可规避数据泄露风险。
AI不再是被动响应的工具,而是主动理解需求的“数字同事”。
当装修店主用方言语音生成合规合同,当检察官借AI穿透式扫描千份卷宗,当小白用户靠对话制作专业PPT——这些场景正成为日常。
“人机协作”的终极目标,恰如金山办公所展望:“人人都有AI助理的时代”。
而比技术更重大的,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平等驾驭生产力变革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