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基础小白学GitHub:原来Git和GitHub不是一回事?我笑到原地劈叉

内容分享2小时前发布
0 0 0

AI发展越来越快,不会AI迟早会被淘汰,作为一个连“代码”俩字都只在电视剧里见过的纯纯小白,怕被AI发展导致被淘汰,所以我决定学习AI,拥抱AI。

决定从传说中程序员人手一个的GitHub入手。

都人手一个了,那能难到哪去的心态点开官网,三分钟后我瞳孔地震:Git、仓库、分支、提交、拉取请求…这些词单个看都认识,凑在一起堪比外星语。

今天硬着头皮啃完了官方入门文档,边学边笑自己的愚蠢,目前把这份“小白渡劫实录”整理出来,和同样零基础的宝子们一起抱团取暖~

0基础小白学GitHub:原来Git和GitHub不是一回事?我笑到原地劈叉

GitHub和Git到底啥关系?

在学之前,我天真地以为“GitHub”就是“Git”的升级版,就像“iPhone14”和“iPhone15”那样,直到看完文档才发现,我错得有多离谱!

简单来说Git是个“幕后功臣”,GitHub是个“公开舞台”。

Git是一个“版本控制系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级智能的“文件管家”。

列如你和朋友一起写一篇文章,你改第一段,他改第三段,要是直接在同一个文档里改,很容易把对方的内容弄没。

但Git能精准追踪每个人的修改,还能智能合并,不会让任何人的心血白费。

而GitHub是一个建在云端的平台,它的底层技术就是Git。

你可以把GitHub理解成“全球最大的代码朋友圈”。

在这里,你能把自己写的代码(存在仓库”里)分享出去,也能看别人的项目,还能和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合作做事。

打个更形象的比方:如果把你的代码比作一份蛋糕配方,Git就是那个帮你记录“第一次加200g糖”“第二次减50g面粉”的笔记本,还能帮你和朋友的修改内容整合到一起;而GitHub就是一个大型烘焙交流平台,你可以把配方存在上面,别人能看到、能给你提提议(列如“换黄油更好吃”),也能拿着你的配方自己改良,最后再把改良版分享回来。

以前总听说“程序员用GitHub协作”,目前终于懂了:没有Git的“版本控制”,GitHub的协作就是空谈;没有GitHub的“云端平台”,Git只能在自己电脑里“自娱自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神仙搭档~

0基础小白学GitHub:原来Git和GitHub不是一回事?我笑到原地劈叉

GitHub的核心功能,实则超简单!

作为纯文科脑,我最害怕的就是“专业术语堆砌”,但啃完文档发现,GitHub的核心功能用大白话翻译过来,实则特别好理解,主要就是这几件事:

1.存代码:“仓库”就是你的专属文件夹

GitHub里的“仓库(Repository)”,实则就是专门存你项目的文件夹,只不过这个文件夹自带“Gitbuff”,能自动记录所有修改。

你可以把仓库当成自己的“代码作品集”:想展示自己的项目?建个仓库存进去,别人就能看到;想备份自己的代码?存到仓库里,就算电脑坏了也不怕;想和别人合作?把仓库分享给对方,大家就能一起在里面干活。

关键是,仓库还能帮你“时光回溯”。

列如你今天改了代码,明天发现改崩了,想回到昨天的版本,Git早就帮你记下来了,直接一键恢复就行,这对常常犯蠢的小白来说,简直是救命功能!

2.改代码:“分支”让你放心瞎折腾

文档里说“创建分支(Branch)”是协作的关键,我一开始完全没get到,直到脑补了一个场景:

假设你和团队一起做一个项目,主代码(叫“主分支”)已经能正常运行了。

你想加一个新功能,但又怕改坏主代码,这时候就可以创建一个“自己的分支”,相当于复制了一份主代码,在副本上随意折腾,就算改得一塌糊涂,也不会影响主代码的正常使用。

等你把新功能搞定,确认没问题了,再通过“拉取请求(PullRequest)”告知团队:“我改好啦,快来看看能不能合并到主代码里~”团队成员审核通过后,Git就会智能地把你的修改合并进去,整个过程安全又有序。

这对小白太友善了!就像你想给家里的客厅换壁纸,不用直接在客厅墙上试(怕贴坏了不好恢复),而是先在一张和客厅一样大的纸上试贴,满意了再贴到墙上——分支就是那张“试贴纸”,让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尝试,不用怕搞砸原项目。

3.合作:“拉取”和“推送”搞定同步

既然是协作平台,那肯定要解决“我改的内容怎么让别人看到”“别人改的内容怎么同步到我这”的问题,这就用到了“拉取(Pull)”和“推送(Push)”两个操作。

还是拿写文章举例:你和朋友合作一篇公众号推文,仓库建在GitHub上。

早上你打开电脑,先“拉取”一下,就能把朋友昨晚修改的内容同步到自己的电脑里;你白天改完自己的部分,再“推送”到GitHub上,朋友就能看到你的修改了。

Git会自动处理同步过程中的冲突,列如你改了第2段,朋友也改了第2段,Git会告知你“这里有冲突,快来看看怎么调整”,而不是直接覆盖掉其中一方的内容。

不用像以前那样“你改完发我微信,我再复制粘贴”,还得小心翼翼怕漏改,简直解放双手!

4.互动:代码也能“求点评”

最让我意外的是,GitHub居然还有“社交属性”!你把代码存到仓库里后,别人可以看到,还能给你提提议——这就是“代码评审”。

列如你写了一个简单的小程序,放到GitHub上,可能会有大佬留言:“这里的逻辑可以优化,这样写更简洁”“这个地方有bug,我帮你指出来啦”。

就像我们发朋友圈求点赞评论一样,程序员在GitHub上“发代码”,也能收到来自全世界的反馈。

反过来,你也可以去看别人的项目,给别人提提议,或者“Fork”(复刻)别人的仓库,在人家的基础上自己修改——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东西,这对新手来说真的太香了!

0基础小白学GitHub:原来Git和GitHub不是一回事?我笑到原地劈叉

小白学完的3个灵魂拷问(附答案)

学完文档后,我整理了自己最困惑的3个问题,用大白话给出答案,帮宝子们避坑:

1.我不是程序员,学GitHub有用吗?

有用!虽然GitHub主要是存代码的,但它的核心功能“版本控制+协作+分享”实则适用于许多场景。

列如你是做设计的,能把设计稿存到仓库里,追踪每一次修改;你是做自媒体的,能把推文草稿、视频脚本存进去,和团队成员协作修改;甚至你是学生,能把毕业论文、课程作业存进去,不怕文件丢失,还能和同学一起做小组作业。

2.必定要用命令行操作吗?看着好难!

不用!文档里说,许多操作都能直接在GitHub的浏览器上完成,列如创建仓库、创建分支、上传文件、编辑文件,完全不用敲代码。

如果想在自己电脑上操作,也有GitHubDesktop这种可视化工具,点点鼠标就行,小白完全能hold住。

3.目前学这些,后面会不会忘?

放心!我已经想好了对策:后面每学一个操作,就拍一张截图,记下来步骤,写成“小白操作指南”。

而且文档里推荐了“GitHubFlow”工作流,后面跟着这个流程实际操作几次,慢慢就记住了。

就像学用新APP一样,刚开始觉得复杂,用多了就顺手了~

小白学技术,别怕“看不懂”

今天从“完全不懂”到“大致知道Git和GitHub是啥、能干嘛”,花了整整3个小时,中间无数次想放弃,觉得“这玩意儿太专业了,我肯定学不会”。

慢慢学下来发现许多专业术语只是“纸老虎”,翻译成大白话后特别容易理解。

说自己是一名科普博主可能呦许多人说我装清高,自己什么都不懂也还好意思出来科普。

实则我也只是想把自己学到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后面我会继续学,从创建账户、建仓库开始,把每一个操作、每一次踩坑都记录下来,写成“小白友善型”教程。

下期预告

下一篇,我们就来实操!学习怎么注册GitHub账户

宝子们如果有想知道的问题,或者自己学GitHub时遇到了什么坑,都可以在评论区告知我,我们一起交流~关注我,跟着小白博主一起解锁GitHub技能,从此不再对“代码工具”望而却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