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研究ima的知识库,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就是把Java文件全部转化为md文件,然后投喂给ai,但是ai的学习能力好像不是很强,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这篇文章就是分享一下转化方法和我的知识库。
MarkItDown 简介
MarkItDown 是一个专注于 文本内容提取和转换 的 Python 库。它的核心作用是从复杂的文档(如网页、PDF 等)中智能地提取出核心的文本内容,并可以转换为简洁、易读的 Markdown 格式。
下面这个表格能让你快速抓住 MarkItDown 的核心价值:
| 特性维度 | 说明 | 带来的核心价值 |
|---|---|---|
| 核心功能 | 从 HTML/网页等内容源中智能提取正文文本(如文章、博客内容),并转换为结构清晰的 Markdown。 | 精准获取有价值信息,自动过滤掉广告、导航栏等无关噪音。 |
| 输出质量 | 生成的 Markdown 通常只包含标题、列表、链接、图片等基本元素,结构清晰、易于阅读和后续处理。 | 专注于内容本身,获得干净、可移植的纯文本资料。 |
| 易用性 | 提供简单直观的 Python API(如 函数),几行代码即可完成转换。 |
降低技术门槛,开发者可以轻松集成到自己的数据处理流程中。 |
🛠️ 主要用途
MarkItDown 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
内容分析和存档:快速提取多篇网页的文章主体内容,用于文本分析或本地保存。构建知识库:将不同来源的文档统一转换为 Markdown 格式,便于管理和检索。简化信息收集:在研究和学习时,只需保存文章的核心内容,而不是整个复杂的网页。
值得注意的是,MarkItDown 与 Typora、Markdown Here 这类让你“书写”或“渲染”Markdown 的编辑器或插件不同,它是一个用于“转换”内容的编程库。
📥 如何下载和安装
MarkItDown 是一个 Python 库,通过 Python 的包管理工具 即可安装。
pip
确保环境准备:你的电脑上需要安装有 Python 环境(建议 Python 3.7 或更高版本)。可以在终端(或命令提示符)输入 来检查。使用 pip 安装: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
python --version
pip install markitdown
如果你想体验所有功能(例如完整的网页抓取能力),可以安装包含额外依赖的完整版:
pip install 'markitdown[all]'
验证安装:安装完成后,可以在 Python 环境中导入 包来验证是否成功。
markitdown
💻 基本使用方法
使用 MarkItDown 将内容转换为 Markdown 非常简单,核心是使用其提供的转换函数。
1. 转换本地文件
对于本地已下载的 HTML 文件,可以使用 函数:
convert
from markitdown import MarkItDown
# 创建转换器实例
md = MarkItDown()
# 转换本地 HTML 文件
result = md.convert("/path/to/your/input_file.html")
# 获取转换后的 Markdown 文本
markdown_text = result.text_content
# 将结果保存到 .md 文件
with open("output_file.md", "w", encoding="utf-8") as f:
f.write(markdown_text)
2. 转换 URL 网页内容
MarkItDown 也能直接处理网页 URL,自动抓取并转换(通常需要安装 ):
markitdown[all]
from markitdown import MarkItDown
md = MarkItDown()
result = md.convert("https://example.com/some-article.html")
print(result.text_content)
3. 转换文本内容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段 HTML 文本字符串,也可以直接转换:
from markitdown import MarkItDown
html_content = """
<h1>这是一个标题</h1>
<p>这是一个段落,包含一个 <a href="#">链接</a>。</p>
"""
md = MarkItDown()
result = md.convert_text(html_content)
print(result.text_content)
⚙️ 高级功能与技巧
清理 HTML 标签:某些情况下,你可能希望彻底清除所有 HTML 标签,只保留纯文本。MarkItDown 也支持这种“清理”模式。处理转换结果: 方法返回的对象(如上面例子中的
convert)通常包含转换后的文本内容(
result)等信息。
text_content
💎 总结
MarkItDown 是一个强大且轻量的工具,它能高效地将杂乱的内容源转换为干净、结构化的 Markdown 文本。无论是处理本地存档的网页,还是动态抓取网络文章,它都能显著提升内容提取和标准化的效率。
批量转换代码
这是转化的代码:
import os
from markitdown import MarkItDown
import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logging
from pathlib import Path
def setup_logging():
"""设置日志记录"""
logging.basicConfig(
level=logging.INFO,
format='%(asctime)s - %(levelname)s - %(message)s',
handlers=[
logging.FileHandler('java_to_md_conversion.log', encoding='utf-8'),
logging.StreamHandler()
]
)
def convert_single_java_file(file_info):
"""
并行处理单个Java文件的函数
Args:
file_info (tuple): 包含(Java文件路径, 源目录, 输出目录)的元组
Returns:
tuple: (输入文件路径, 输出文件路径, 错误信息) 如果成功则错误信息为None
"""
java_file_path, source_dir, output_dir = file_info
try:
# 初始化转换器(每个线程独立实例以避免潜在问题)
md = MarkItDown()
# 计算相对于源目录的相对路径,以便在输出目录中保持相同的目录结构
relative_path = os.path.relpath(os.path.dirname(java_file_path), source_dir)
if relative_path == '.':
# 如果文件就在源目录根目录下
output_subdir = output_dir
else:
# 保持子目录结构
output_subdir = os.path.join(output_dir, relative_path)
os.makedirs(output_subdir, exist_ok=True)
# 生成输出文件名(将.java替换为.md)
output_filename = os.path.basename(java_file_path).replace('.java', '.md')
output_file_path = os.path.join(output_subdir, output_filename)
logging.info(f"开始转换: {java_file_path}")
# 执行转换
result = md.convert(java_file_path)
# 将转换结果写入Markdown文件
with open(output_file_path, 'w', encoding='utf-8') as md_file:
md_file.write(result.text_content)
logging.info(f"转换成功: {output_file_path}")
return (java_file_path, output_file_path, None)
except Exception as e:
error_msg = f"转换失败: {str(e)}"
logging.error(f"{java_file_path} - {error_msg}")
return (java_file_path, None, str(e))
def batch_convert_java_to_md_parallel(source_dir, output_dir, max_workers=None):
"""
使用并行处理批量转换Java文件为Markdown
Args:
source_dir (str): 包含Java文件的源目录路径
output_dir (str): 输出Markdown文件的目录路径
max_workers (int, optional): 最大线程数,默认为CPU核心数
"""
# 创建输出目录(如果不存在)
os.makedirs(output_dir, exist_ok=True)
# 收集所有Java文件路径
java_files = []
for dirpath, dirnames, filenames in os.walk(source_dir):
for filename in filenames:
if filename.endswith('.java'):
full_path = os.path.join(dirpath, filename)
java_files.append(full_path)
if not java_files:
logging.warning(f"在目录 {source_dir} 中未找到任何Java文件")
return [], []
logging.info(f"找到 {len(java_files)} 个Java文件,开始并行转换...")
# 准备任务参数
tasks = [(file_path, source_dir, output_dir) for file_path in java_files]
# 设置线程数(默认为CPU核心数)
if max_workers is None:
max_workers = min(32, (os.cpu_count() or 1) + 4)
successful_conversions = []
failed_conversions = []
# 使用线程池并行处理[7,8](@ref)
with concurrent.futures.ThreadPoolExecutor(max_workers=max_workers) as executor:
# 提交所有任务
future_to_file = {executor.submit(convert_single_java_file, task): task[0] for task in tasks}
# 收集结果
for future in concurrent.futures.as_completed(future_to_file):
java_file = future_to_file[future]
try:
result = future.result()
if result[2] is None: # 没有错误
successful_conversions.append(result)
else:
failed_conversions.append(result)
except Exception as exc:
error_result = (java_file, None, str(exc))
failed_conversions.append(error_result)
logging.error(f"处理 {java_file} 时发生异常: {exc}")
# 输出总结报告
logging.info(f"
{'='*50}")
logging.info("批量转换完成!")
logging.info(f"成功转换: {len(successful_conversions)} 个文件")
logging.info(f"转换失败: {len(failed_conversions)} 个文件")
logging.info(f"输出目录: {output_dir}")
if failed_conversions:
logging.info("失败的文件列表:")
for failed_file, _, error in failed_conversions:
logging.info(f" {failed_file}: {error}")
return successful_conversions, failed_conversions
def main():
"""主函数"""
setup_logging()
# ==================== 核心配置变量 ====================
# 请修改以下两个路径为您的实际路径
# 要处理的Java文件所在目录
source_directory = r"D:MinecraftForge-1.20.1srcmainjava
etminecraftforge"
# 转换后的Markdown文件输出目录
output_directory = r"D:java_docs_markdown"
# 并行线程数(None为自动设置,或指定具体数字如4、8等)
max_workers = None
# =====================================================
# 验证源目录是否存在
if not os.path.exists(source_directory):
logging.error(f"错误:源目录不存在 - {source_directory}")
return
logging.info("开始批量并行转换Java文件")
logging.info(f"源目录: {source_directory}")
logging.info(f"输出目录: {output_directory}")
logging.info(f"并行线程数: {max_workers or '自动设置'}")
# 执行批量转换
successful, failed = batch_convert_java_to_md_parallel(
source_directory,
output_directory,
max_workers
)
if successful:
logging.info(f"
转换完成!所有Markdown文件已保存到: {output_directory}")
else:
logging.warning("没有文件被成功转换,请检查源目录和配置。")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这份代码是一个功能完整、健壮的批量Java文件转Markdown工具。它充分利用了 库的强大转换能力,并设计了并行处理架构以高效处理大量文件。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析其工作原理和每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MarkItDown
🧠 代码整体作用
该脚本的核心目标是:自动遍历指定目录(包括所有子目录)中的每一个Java文件,使用MarkItDown库将其转换为Markdown格式,并保持原有的目录结构,将所有生成的.md文件集中输出到另一个指定文件夹。 它特别适合为大型项目(如您提供的Minecraft Forge源码)批量生成文档。
🔧 核心组件详解
1. 日志配置 (
setup_logging函数)
setup_logging
这是程序的“黑匣子”,用于记录运行过程中的一切信息。
作用:配置日志系统,使其同时将信息输出到控制台和名为 的文件中。格式:每条日志会包含时间戳、日志级别(INFO, ERROR等)和具体消息,便于事后排查问题。
java_to_md_conversion.log
2. 单个文件转换核心 (
convert_single_java_file函数)
convert_single_java_file
这是被并行调用的“工人”函数,负责最实际的转换任务。
输入:一个包含Java文件路径、源目录和输出目录的元组。关键步骤:
创建转换器:为每个线程独立创建 实例,这是线程安全的良好实践。保持目录结构:计算当前Java文件相对于源目录的路径,并在输出目录下创建相同的子目录结构。这能确保转换后的文件组织方式与源码一致,非常清晰。执行转换:调用
MarkItDown 方法。MarkItDown库会智能解析Java代码的语法结构(如类定义、方法、注释等),并将其转换为可读性强的Markdown格式,通常会保留代码块语法高亮。保存结果:将转换后的Markdown文本(
md.convert())写入到对应的
result.text_content 文件中。 输出:返回一个元组,包含输入文件路径、输出文件路径和错误信息(成功则为None)。这种设计便于后续统计成功和失败的任务。
.md
3. 并行批量处理引擎 (
batch_convert_java_to_md_parallel函数)
batch_convert_java_to_md_parallel
这是程序的“大脑”,负责任务调度和管理,也是效率提升的关键。
文件发现:使用 递归遍历源目录,收集所有
os.walk() 文件的完整路径。智能线程池配置:通过
.java 参数控制并发线程数。代码中的逻辑
max_workers 是一个常见模式,旨在根据CPU核心数自动设置一个高效的线程数量,避免创建过多线程导致资源争抢。并行执行与监控:
min(32, (os.cpu_count() or 1) + 4)
使用 线程池来管理多个转换任务同时进行。通过
ThreadPoolExecutor 实时收集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分别存入成功和失败的列表。 生成总结报告:所有任务完成后,在日志中打印一份清晰的报告,包括成功/失败数量以及失败文件的详细错误信息,非常直观。
concurrent.futures.as_completed()
4. 程序入口 (
main函数)
main
这是脚本的启动器,负责配置和协调整个流程。
路径配置:这里需要您修改 和
source_directory 变量以指向您的实际目录。流程控制:依次调用上述函数,完成从参数检查、日志初始化到执行批量转换的全过程。
output_directory
💡 代码亮点与特色
🧵 高效的并行处理:通过线程池同时处理多个文件,相比单线程顺序处理,速度能得到极大提升,尤其适用于包含成千上万个Java文件的大型项目。🏗️ 完整的结构保留:转换后的Markdown文件会按照原始Java代码的目录结构存放,便于您按模块查阅和管理生成的文档。🛡️ 强大的容错能力:完善的异常捕获机制确保即使某个文件转换失败,也不会影响其他文件的处理进程,整个批处理任务会继续运行直到完成。📊 透明的过程监控:详细的日志记录和最终的报告让您对整个转换过程的进度和结果一目了然。
⚠️ 使用前请注意
环境依赖:运行此脚本前,请确保已安装所需库,推荐使用完整功能版本:。路径修改:务必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修改
pip install 'markitdown[all]' 函数中的
main 和
source_directory 路径。资源考虑:如果源目录极其庞大,转换过程可能会占用较多内存和CPU资源。您可以通过调整
output_directory 参数来控制资源消耗。
max_workers
希望这份详细的解释能帮助您完全理解这段代码!如果您对某个细节还有疑问,或者在实际运行中遇到问题,随时可以再来问我。·
ima模组开发知识库
有了这个代码,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训练我们的ai,我的知识库就在公众号里面,大家可以点击下面的公众号关注我,点击“模组开发”就能找到我的知识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