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愚蠢,一看便知,愚蠢的人,往往有这5个明显特征

“刷手机刷到凌晨两点,突然刷到同龄人买房买车,瞬间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人若愚蠢,一看便知,愚蠢的人,往往有这5个明显特征

”——如果这句话戳到谁,先别急着emo,哈佛刚用十年追踪了5000人,发现真正拉开差距的压根不是银行卡余额,而是脑子里那套“我能不能变”的开关。

人若愚蠢,一看便知,愚蠢的人,往往有这5个明显特征

哈佛把人群分成两拨:一拨坚信“能力固定”,另一拨信任“能力可练”。

十年后,信任可练的那拨人收入高出47%,生活满意度高出62%。

数字冷冰冰,但换算成日常就是:同样被领导骂,固定派回家喝闷酒,成长派第二天就拉着同事复盘,三个月后跳槽涨薪。

差距就这么滚雪球。

更扎心的是,许多人以为“我三十多了,改不了”。

Nature HumanBehaviour今年直接打脸:40-60岁的大脑前额叶还能重塑,说人话就是——中年不是定型期,是二次发育期。

隔壁部门的老王,42岁被裁员,白天送外卖晚上啃Python,半年后被小公司挖去做技术顾问,工资翻倍。

他原话:“以前觉得学新东西是年轻人专利,目前发现只是自己懒得按重启键。

当然,重启键旁边总有绊脚石。

人若愚蠢,一看便知,愚蠢的人,往往有这5个明显特征

最常见的是“比”。

Instagram去年偷偷在部分国家隐藏点赞数,用户焦虑直接降28%。

说明啥?

不是别人过得太好,是算法把“别人”精挑细选怼到你脸上。

关掉滤镜,谁不是一地鸡毛?

真要比,就跟昨天的自己比——今天有没有比昨天少抱怨一句,多试一次。

说到抱怨,想起前公司年会。

CEO在台上自嘲:“我去年决策错了三个项目,亏了八百万,但学会了闭嘴听劝。

”台下哄笑,后来看麦肯锡报告,这种“学习灵敏度”高的CEO,公司三年增长率能甩同行22%。

听劝不是丢脸,是省钱。

人若愚蠢,一看便知,愚蠢的人,往往有这5个明显特征

普通人也一样:朋友劝你别allin炒股,你听进去,至少少亏一辆特斯拉。

最后说个热乎的。

楼下便利店老板,以前天天骂电商抢生意,后来干脆把店改成自提点,顺便卖网红雪糕。

目前他边收银边直播,弹幕刷得比收银机还响。

问他咋转的念,他咧嘴笑:“反正骂也骂不死淘宝,不如试试能不能蹭点流量。

”看,这就是把“固执”改成“灵活”的真人版。

所以啊,差距从来不是天降的。

有人在“我不行”里打转,有人把“试试看”当口头禅。

中年也好,低谷也罢,大脑都给你留着后门,就看你愿不愿意推门进去。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